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4篇
  免费   572篇
  国内免费   36篇
管理学   389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54篇
人口学   79篇
丛书文集   614篇
理论方法论   213篇
综合类   4858篇
社会学   221篇
统计学   19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79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345篇
  2013年   424篇
  2012年   409篇
  2011年   462篇
  2010年   365篇
  2009年   371篇
  2008年   386篇
  2007年   410篇
  2006年   403篇
  2005年   326篇
  2004年   327篇
  2003年   349篇
  2002年   303篇
  2001年   246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寨堡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性聚落,其修筑的时间、空间皆与区域的战争形势有着较大关系。清代四川省由于多次大规模战乱,迫使乡民修筑了数以千计的寨堡。寨堡的命名主要可分为因自然地理条件和因人文社会因素两大类,前者包括地形、水文、土石、植物等,后者包括姓氏、寺观、神祇、嘉名、人物、神话、形象、纪事等。寨名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出了寨堡的选址、用材、作用、历史、精神等内容。  相似文献   
2.
借鉴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将劳动力转移、农业技术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联系起来思考,可以具体地考察劳动力转移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文章以农业技术水平作为门槛变量,选取2009—2019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泰尔指数测定城乡收入差距,以劳动力转移作为核心解释变量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得出劳动力转移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转移可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且该影响具有单一门槛效应.在农业技术水平较低时,劳动力转移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收敛效应较小;当农业技术水平越过门槛值达到较高水平后,劳动力转移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效果几乎增加了一倍.此后,通过替换解释变量泰尔指数为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替换核心解释变量农业技术水平为农业生产效率重新建立面板门槛模型,发现上述结论仍然成立,其检验结果具有较强的稳健性.文章将农业技术进步、劳动力转移、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三个重要变量纳入同一模型框架中,在加深劳动力流动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一视角的研究的同时,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创造的价值备受关注,但目前对数据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结合机制缺乏明确的解释。本文从互补性资产理论出发,分别探讨数据与技术、资本、劳动生产要素的结合机制。研究表明:在与技术要素的结合上,数据要素的加入能够帮助创新企业更有效地使用互补性资产,从而产生技术创新;在与资本要素的结合上,数据要素的加入降低了企业获取作为生产资源和营销资源的互补性资产的成本,从而产生成本创新;在与劳动要素的结合上,数据要素能够从产品设计和生产方面提升互补性资产的生成效率,从而产生流程创新。最终,数据要素在与核心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下,极大促进了数字经济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 unfolds in a dynamic environment that challenges business viability. We utilize grounded theory as a novel type of reflection to explain and interpret whether and how innovation can afford survival benefits to firms. The premise is the application of a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with reflexive properties to advance scientific rigor in “reflections.” The idea underlying our reflection was to use innovation as the point of departure, review the literature, conceptualize ideas, and finally link the concepts that emerged as components of a framework. Our view of the firm resembles a viable entity that changes, constantly striving to meet and balance internal potentials and external complexities, while innovation per se involves change that is made possible by entrepreneurship. We bring together our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backgrounds and implement the European scholarly tradition on innovation and Viable Systems approach to scrutinize innovation’s interactions and relations. We linked boundary conditions, opportunities, and complementary assets to innovation. Effectively, our analysis conceptualizes innovation as autopoiesis in entrepreneurship and demonstrates its central role as the vehicle to exploit changes that ensure firm viability.  相似文献   
5.
《共产党宣言》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思想,其体系以人、社会、自然整体为背景,其核心观点认为生态问题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引起的.马克思在唯物史观视野下,科学论证了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历史发展逻辑,廓清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双重和解的演化路径.其中关于科技提升、市场拓展、交通和通信发展等引起世界市场“生态扩张”的思想,对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境况下“生态文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万物互联时代,数据被认为是与土地、劳动、资本、知识、技术和管理并重的第七大生产要素。当前,多样化的商业实践创新对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正在突破经济学在传统意义上对数据及其价值的限定,然而,理论上对此还缺乏相应的概念凝练和探讨。本文从企业与消费者价值共创角度提出大数据合作资产的概念,并探讨基于大数据合作资产和适应性创新的数字经济创新逻辑。研究表明:大数据合作资产是一种互动性资源,是企业与消费者在数字化服务交互中成为能够被另一方所拥有和利用并能创造当前或未来经济收益的数字化资产;单纯拥有异质资源不一定会形成合作资产,只有当异质化资源被有效整合、且被使用于企业与消费者服务交换中,才能体现为行动者创造收益的价值潜力;协同演化促进了企业与消费者对彼此的适应性调整,基于大数据合作资产激发以即时调整、即时反馈和难以预测为特征的适应性创新,进而促进了数字经济创新。  相似文献   
7.
利用博弈模型,对生态农产品供应链内部契约合作稳定情况进行研究,并就区块链技术如何保障生态农产品供应链稳定运行进行分析。分析认为:生态农产品供应链稳定运行情况受到市场风险制约,区块链技术能通过改善生态农产品供应链内部信息不对称现象,增加生态农产品供应链内部交易节省成本并提高主体违约成本,同时增加生态农产品供应链主体长期合作得益及协调主体合作,从而保障生态农产品供应链稳定运行。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块链技术特征对区块链技术应用下生态农产品供应链结构设计进行了探讨并对部分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En tant que garante internationale de la justice sociale, l'OIT se trouve confrontée à une révolution comptable mondiale, parachevée par les normes comptables internationales (IAS-IFRS). La comptabilité mesurait autrefois l'économie en rapport avec les capacités et les responsabilités des travailleurs et de ceux qui en disposent. C'est aujourd'hui l'exact opposé: les normes IAS-IFRS ont perdu le sens de la mesure du travail et de l'entreprise en se référant au concept abstrait d'une entité cybernétique capable d'incessantes réorganisations, au prix d'inégalités sans limites. L'auteur en dénonce les incohérences et démontre la nécessité de redonner au travail toute sa valeur comptable.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以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色彩浓郁,中国内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存在一定的不可持续性和人口红利开始逐渐消失,中国加工贸易嵌入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低附加值和低生产率问题引起了学者的注意。随着外部贸易环境、国内新常态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推动加工贸易企业升级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分析中国加工贸易的起源、发展和现状,描述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加工贸易的若干特征和“低端锁定”问题,引出了融资约束对企业经营决策、出口行为以及企业全球价值链上地位的影响,并围绕以生产过程、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为主的产业内升级和以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为特征的产业间升级两个角度,提出了中国加工贸易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上攀升的路径。研究认为,着重强调人力资本积累、本土企业技术外溢的吸收能力以及自主研发能力的培养,同时结合国际产能合作和“一带一路”倡议等现实背景,实现东西双向开放,塑造以我为主的包容性的区域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等,是中国加工贸易企业升级的路径和新机遇。  相似文献   
10.
ABSTRACT

Over the last few decades, the changing nature of global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processes has raised a number of critical questions regarding work and employment relations. Presenting a qualitative case study of the football industry in Pakistan as an example of the general mechanism of the social relations of re/production in a global system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this research highlights how and under what conditions informal workers are embedded in extended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By drawing on the integrated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the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 (GPN) and labour process theory (LPT), this research sheds light on the working conditions and living realities of informal workers.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of this paper is to extend the horizon of production network theory by analysing the work and employment conditions of informal workers, which are absent in existing discussions of these conceptual framework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