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5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97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444篇
社会学   13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性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经创造性继承费尔巴哈“感性对象”原则与黑格尔否定的辩证法,马克思阐发了“感性活动”的物质基础与能动原则,赋予其三重规定:为生存资料需要的物质生产活动、形成社会关系社会矛盾的物质交往活动、为个性自由推翻现实矛盾的革命改造活动。马克思将人的“需要”机制作为推动和创造原则论证了感性活动从“生存”到“自由”的辩证运动过程,从而揭开了整个社会历史形成与发展之谜,确立了其哲学的实践基础,实现了对唯心主义和直观唯物主义的整体超越。而对感性活动进行生存、反思与自由的当代诠释,是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论断找到重要哲学支撑,这既从学理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印证了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特殊历史性,又在实践层面预示了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性,为社会创造活动提供了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
“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考察,也必须在其演进历程中进行。辩证法历经自然主义的辩证法、以反思及反省的方式用概念把握思维对象的辩证法,以及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基于辩证法的历史演进所超拔出来实践思维理念的辩证法,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理论意蕴的解读与实践价值的判断,也必须基于实践的视角,因为实践的规定性是人本质的规定性,实践的内在矛盾是自为发展的根本动力,也只有在人的实践过程中才能理解联系、发展及其辩证法的规律性问题,而这种思维方式或思维方法,也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一种方法论启示或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卢卡奇深刻解读了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并在一种新的语境中解读了历史唯物主义所具有的新的功能。这一功能既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科学的运用,同时也是历史辩证法的实现过程。历史唯物主义首先是一门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证科学,同时必然具有一种新的社会历史功能,即暴力革命。历史唯物主义的暴力革命功能,在观念上体现为辩证法的批判本性,在现实中就表现为革命的批判。  相似文献   
4.
克罗齐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虽然有效地处理了"对立面的统一"问题,但由于他未能区分"对立的概念"与"相异的概念"之间的差异,误将"相反的辩证法"运用于"相异的概念"中,最终不仅没有真正实现"对立面的统一",反而重新陷入了二元论的渊薮。克罗齐通过"相异的辩证法"与"相反的辩证法"的区分,将"对立面的统一"与"度的连结"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仅批判了黑格尔对"相反的辩证法"的滥用与误置,而且还将黑格尔的辩证法纳入其精神哲学中,使之重获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5.
Critical realism has been an important advance in social science methodology because it develops a qualitative theory of causality which avoids some of the pitfalls of empiricist theories of causality. But while there has been ample work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itical realism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here has been noticeably less work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alectical critical realism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his seems strange especially since the founder of the philosophy of critical realism, Roy Bhaskar, employs and develops a range of dialectical concepts in his later work in order to extend the main tenets of critical realism.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draw on Bhaskar's later work, as well as Marxism, to reorient a critical realist methodology towards a dialectical approach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particular, the paper demonstrates how dialectical critical realism can begin to provide answers to three common criticisms made against original critical realist methodology: that the qualitative theory of causal powers and structures developed by critical realists is problematic; that critical realist methodology contains values which prove damaging to empirical research; and that critical realists often have difficulties in researching everyday qualitative dilemmas that people face in their daily lives.  相似文献   
6.
康德和黑格尔各自代表着辩证法研究中两种有着重大区别的出发点。康德把理论理性层面的辩证法称为幻象逻辑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批判,提示了辩证法超越理论哲学视野并走向实践哲学的理路。黑格尔没有认真对待、理解与吸收上述康德哲学中深具启发性的思想内涵,以一种纯粹思辨的、理论哲学的眼光,使辩证法重新回到了康德试图避免和禁止的思辨理性的立场上。马克思辩证法是实践理性层面上的、实践哲学视野中的辩证法。以往我们强调马克思辩证法与黑格尔思辨辩证法的学理渊源,更多地在理论理性的层面上阐释马克思哲学的辩证法,使马克思哲学辩证法所独具的实践理性意蕴被深深掩蔽起来。今天重新思考康德对辩证法作为幻象逻辑的批判,并从他所提示的实践哲学的出发点来深入理解马克思哲学的辩证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国际教育教学承担着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大责任。坚持辩证法原则,就要确立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招生和就业工作为基本点,招生和就业工作围绕教学工作服务的工作思路。在国际教育教学中,坚持形式与内容相统一,就要不断革新教学内容方法,增强教学实效性;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就要深入研究国际教育学院的教学特殊规律,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必须认清国际教育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增强工作原则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8.
老子庄子向道而思返朴归真的本真性、反其道而行之知其白守其黑的辩证性、齐万物齐是非的相对性思想,在于显示一种无为无欲、大智若愚的超脱境界。这种超然世外的出世主义情怀可以使人们抛弃尘世物欲的诱惑,避免纷争与浮躁,过一种无欲、清净的生活。这对于受累于尘俗中茫然无助的人们有着很深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微积分中则充满了辩证法,体现了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在微积分的创立和发展中、微积分的基本概念中和微积分的基本思想中,蕴含了丰富的辩证法。了解微积分这一数学工具对于加深理解辩证法思想有现实的帮助,本文试图探析辩证法在微积分中的体现,以期达到更深理解辩证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从古代人政治参与的积极自由到现代人免于干涉的消极自由,自由范式发生了根本的转换,而其根源在于现代性。但"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现代社会,实现的只是外在、形式的自由。要达到全体人真正的自由,既不能是一种哲学理论的构建,也不能是"政治的回归",只能是马克思所说的"历史辩证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