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01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完全免费 | 142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947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9篇 |
2014年 | 79篇 |
2013年 | 33篇 |
2012年 | 57篇 |
2011年 | 99篇 |
2010年 | 76篇 |
2009年 | 72篇 |
2008年 | 60篇 |
2007年 | 81篇 |
2006年 | 63篇 |
2005年 | 54篇 |
2004年 | 42篇 |
2003年 | 56篇 |
2002年 | 36篇 |
2001年 | 24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现状及多元化发展模式初探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袁桂林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15-122
农村义务教育实施"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意义重大,是农村教育由人民办转向由政府办的里程碑."税费改革"背景下的"以县为主"管理体制遇到了一些发展中的新问题,对农村教育出现的新问题简单地按照三类地区划分方法去解决不能奏效,应该真正体现县与县之间的差别,采取多元化的发展模式才能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2.
集群式经济: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兼论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几个认识误区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贺耀敏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4(1):154-157
通过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指出其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误区,提出走集群式经济的发展思路,最终指出要把培养集群式经济作为县城经济发展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水源保护区可持续产业发展方向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北京市密云县这一水源保护区(含水源补给区)占县域面积83%的典型区域的剖析,探索处于水源保护强烈制约之下的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就密云这一具有代表性的水源保护区而言,可持续产业发展方向为:第一,可持续的生态农业方向;第二,无公害型高科技与城市型工业方向;第三,旅游服务业方向,第四,房屋等居住空间开发型产业方向,同时应根据水源保护区内的空间差异状况,因地制宜,形成合理的产业发展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4.
陕西关中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陕西关中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选取其1990~2003年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和葛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发现实际利率、金融相关比率与关中地区经济增长率之间有着较强的负相关性;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单向的,即表现为经济增长带动了金融发展,而金融发展对关中地区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并不显著,这说明关中地区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为此,提出必须从金融机构的数量扩张与结构优化两个方面强化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5.
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障碍及其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白永秀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4(2):5-10
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县域经济发展受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经济结构等因素影响。目前,制约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观念滞后、产业定位不明确、经济结构不合理、政府政策滞后、生产与生活方式落后。为此,加快西部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转变观念、对县域与产业准确定位、创建新机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营造良好环境、经营好县城。同时,还应处理好优惠政策与优质服务、主导产业与产业多元化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陕西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叶普万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44-48
陕西和东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主要是县域经济落后 ,因此 ,结合陕西各地的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 ,提出科学合理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是实现陕西经济全面发展的关键。当前 ,基于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的一般理论和陕西的具体情况 ,陕西不同的县域应分别选择城郊型、平原型、资源型和山区型四种不同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相似文献
7.
县级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县级区域范围内,合理构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是科学地度量其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这三大领域是否达到均衡有序发展的有效方法。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完备性和均衡性、层次性等原则,设计出县级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分层次框架图,同时设计出优选指标的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县级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对“省直管县”改革问题的理性反思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庞明礼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40-44
通过对“省直管县”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理性反思可以发现,“省直管县”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县乡财政困难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它不仅受激励因素推动还要受约束条件的限制,因此不能过于看“恶”地级市而纵容县级政府的“要权”冲动,我们在改革方案及其实施路径的选择上应更加谨慎,以确保这项改革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 相似文献
9.
西部县域工业发展资金缺损的机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奕凌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3):66-68
对于推动西部城市化而言,西部县域工业的全面发展将起关键性的技术拉动作用。但西部县域工业发展规模总体滞后,这一制约因素直接弱化了人口拉动力的形成。分析西部县域工业的发展资金缺损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0.
县域经济的主体是中小企业,但我国目前以国有银行为主体的金融系统与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不相匹配。近年来,国有银行调整市场定位、实行集约化经营、撤并县域分支机构,更加弱化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我国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地理以及体制等方面的原因,这种冲击造成的影响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