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91篇
  免费   489篇
  国内免费   41篇
管理学   209篇
民族学   42篇
人口学   299篇
丛书文集   555篇
理论方法论   462篇
综合类   4325篇
社会学   444篇
统计学   38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375篇
  2013年   431篇
  2012年   462篇
  2011年   540篇
  2010年   420篇
  2009年   387篇
  2008年   411篇
  2007年   516篇
  2006年   462篇
  2005年   347篇
  2004年   319篇
  2003年   313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175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针对如何正确引导 GHG 排放的气候反馈经济损失下导向性技术创新,以实现长期的绿色增长这一问题,基于 DICE 模型,重构导向性技术创新不同的动力要素及其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内生关系,建立了可体现绿色增长“均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非线性最优控制模型。数值仿真结果显示: 气候反馈经济损失不容小觑; 偏于生产的绿色技术创新导向下社会生产力强劲但存在气候环境恶化风险,偏于减排的绿色技术创新导向下气候反馈经济损失小但存在增长动力匮乏风险,二者虽均可实现长期的绿色增长,但中性的绿色技术创新导向会更稳妥; 偏于生产的绿色技术创新导向下人均消费变化率在短期内会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普及,教育时间和空间得到迅速拓展。教育时空拓展正如一把双刃剑,给教育活动的实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在享受机遇的同时也要迎接教育时空拓展所带来的挑战。通过分析教育时空拓展的内涵与表征,发现教师专业成长正处在社会化、终身化与数字化的发展大潮中,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育时空拓展带来的机遇,同时慎重应对由此面临的挑战,不断提高应变能力,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4.
The looming oil crisis, pollution, and climate change have pushed governments, corporations, and individuals to think of new policies, new objects/products and new manners to market them – usually under the label of “green economy” (or the shifting towards a sustainable economy).

The changes that are on the way as a result of the envisaged “green revolution” need a broad vision that couples the economy of energetic techniques with the related socio-cultural economy that is induced by, and at the same time reciprocally influences, the mere technical transformations.

Based on previous analysis of theories of socio-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putting at its center the concept of subjectivation in social sciences,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of cultural shif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changes in the practices of production, transfer and use of energy.

First part presents a schema of subjectivation in triangulation, that links the biological level with the material culture and with the representational realm of normativities in our society. It will be developed through the example of electric vehicle as metaphor of the energetic transition. Through this understanding, second part deals with the modeling of the three items as a processual energetic system by using the concepts of surplus and expenditure. Within this frame, we show how disruptions in one of the poles of this model influences the others and bring about changes in the entire Anthropo-Social level. Third part proposes possible types of emerging subjectivities and advances the idea of extending the realm of consciousness to the energetic transfers and their potentiality.  相似文献   

5.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of service diversification on the rate and mode of firm growth in professional service firms (PSFs). Drawing on the extant PSF literature, we identify differing views regarding the growth impact of service diversification. Specifically, some scholars suggest that the external client benefits associated with service diversification should allow PSFs to expand revenues at a rapid pace and pursue less merger and acquisition activity, whereas others imply that increased diversification can cause internal challenges with respect to learning costs, coordination and innovation that can limit the rate of revenue growth and encourage more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We test these competing views using longitudinal data on 137 accounting firms and cross-sectional data on 125 law firms and find that service diversification i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the rate of firm revenue growth and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打赢脱贫攻坚战。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我国精准扶贫的重点区域,致贫因素复杂,扶贫任务艰巨。基于秦巴山区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A-F测度方法对农户多维贫困进行测度与分解,并运用Probit回归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在厕所类型、做饭燃料、健康状况和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贫困现象普遍。K=3时,农户多维贫困发生率高达90.56%,多维贫困指数为0.391 6;农户家庭65岁以上人数、耕地面积、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对农户多维贫困有显著正向影响;户主婚姻状况、受教育水平、健康状况、家庭人口数量等对农户多维贫困有显著负向影响。建议从生活水平、健康医疗、养老保障和教育等方面进行重点扶贫,使农户早日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7.
科技金融是"第一生产力"与"第一助推力"的有机结合,承担着带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基于当前我国科技金融结合不断推进的背景,文章以2007—2016年我国共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为例,运用双重差分法(DID)对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推行的科技金融结合试点政策对试点地区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及机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第一,科技金融结合试点政策能够有效带动试点地区经济增长,这一结论具有稳健性;第二,科技金融结合试点政策对试点地区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存在显著的地域性差异,东部最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弱;第三,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科技金融结合试点政策能够通过提升地区科技创新水平和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双重路径带动地区经济增长.为了进一步推动科技与金融相结合,提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各地政府应高度重视科技金融结合试点政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正外部性,积极申报试点城市建设.同时,应结合各地市情社情制定差异化试点政策,大力提升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充分发挥其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和农村发展不充分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制度质量在城镇化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积极效用,为推进区域经济增长、城镇化发展至关重要。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市、区)201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探究城镇化发展、制度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内在互动机理。研究发现,制度质量、城镇化发展都会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正向的影响,在城镇化发展程度较好、制度质量较高的地区,区域经济增长相对较快。研究结论可为政府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镇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为制定经济政策、营造良好制度环境、招商引资提供支持,为地区经济增长产生良好的互动效应。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构建一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金融组织讨价还价的理论模型,在纳什议价均衡的基础上分析新型经营主体最优产出水平与其借贷能力、风险收益的关系。基于中国12省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双边随机边界检验,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借贷能力不足是新型经营主体经营无效率的主导因素,最终使平均净效率下降了8.13%;正规金融机构和民间借贷均对新型经营主体的经营效率有显著影响,并且民间借贷对经营效率的影响更强;新型经营主体的负责人能力、盈利能力、组织化程度等,与其经营效率呈正相关关系。提出应通过金融体系创新、完善民间借贷法规等途径,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约束,提高其负责人的经营水平,加强新型经营主体的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