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偏见是个体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依据,并对其他人形成先入为主的负性判断,泛化至群体中则会表现为人们对某群体产生片面或错误的认知。文章从消极刻板印象、期望差异与归因偏差这三个角度解释了医患群体产生偏见的心理机制,在此基础上讨论偏见对医患关系造成的消极影响,并结合社会现实提出减少医患双方偏见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患者公众是与医学、医院、医生有相当关系或一定交往的个人、群体或其他组织等多重社会角色的集合。教育患者公众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公众素质,使患者公众积极主动地参与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充分体现一切以患者为先的人文医学理念,对实现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患者伦理素质、心理素质、法律素质、沟通素质等,揭示患者公众教育与医学发展、医疗质量、医患关系、执业环境等存在相关联系。患者公众教育既是提升患者公众素质的教育活动,也是医学人文关怀的重要方式;既是政府为主体的社会管理行为,也是医疗机构的管理工作。通过患者公众教育可以提升患者伦理素质、患者心理素质、患者法律素质、患者沟通素质、患者公众素质,使患者公众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医疗服务,促进医患共同决策,营造良好的医疗服务氛围。  相似文献   
3.
借鉴国外广泛应用的Roter的互动分析系统(Roter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RIAS)将医患互动中的话语量化,结合患者就诊满意度问卷调查,分析门诊医患互动话语与患者就诊满意度的关系。结果发现,医生的生物医学信息索取越多、患者的信息搜寻程度越高、患者的社会心理信息给予和积极对话越多,就诊满意度越;医生的消极对话越多、患者年龄越大,就诊满意度越低。提示医生在关注患者疾病的同时还应重视患者社会心理因素,避免消极语言的使用,关注老年患者需求,各级政府或医院也应加强患者疾病健康知识普及和医生信息提供,有利于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