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刘艳金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33(1):89-93
生命哲学作为一门关心人的生命尊严和存在意义的学说,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独特性的价值判断。以生命哲学作为分析立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自我价值认可的、历时性的、双重身份共融相生的过程,幼儿教师的生命具有生成性、整合性、独特性和自主性的特征。生命哲学视域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应当承认幼儿教师生命的可能性、发展性,培养具有个人风格的教师,并通过教师学习共同体来帮助幼儿教师更好的实现发展。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教师在提升学前教育质量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对幼儿园教师的需求量也随之 增加,但“虐童事件”的多次发生也引起社会各界对学前师资队伍建设的省思。幼儿园虽在招聘与选拔时严格把关,但依旧存 在准入门槛低且选拔方式单一,教师与应聘岗位契合度低,重艺术技能,轻文化知识的问题。对此,幼儿园在招聘与选拔时要 定位园所目标与文化,明晰用人标准,提高准入门槛;优化选拔方式,不断调整选拔测评结构,以此改善招聘与选拔中存在的问 题,促进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3.
张其顺 《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1)
幼儿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就像一个领导者,带领、引导幼儿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实现教育目标。因此,幼儿教师必须提升自身素质、掌握幼儿活动方法、做好师幼沟通,才能在幼儿活动中,更好地获得幼儿的追随,实现活动目标。 相似文献
4.
:幼儿教师心理弹性对其工作发展,幼儿的健康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使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440名幼
儿园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园教师心理弹性总体水平较高,但各维度的发展水平不均衡,在教龄、学历、年均月收入、
编制和园所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在坚韧性方面,自我控制能力良好,偏保守型思维和行为;在力量性方面,工作
态度良好,但工作进取心不足;在乐观性方面,解决问题的自信心较强,但缺少文化乐观。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建议:幼儿园教
师要注意提高自身的情绪管理能力;幼儿园要提升园所培训效果,加强文化建设;营造社会整体支持氛围。 相似文献
5.
教育实践能力是幼师生职业素养的集中体现,是影响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在幼师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脱离实际,二是教育实践能力的训练方式单一,三是教育实践时间与指导严重不足,四是幼师生职业认同感的高度缺失。而以课堂为阵地、以活动为纽带、以幼儿园为基地、以榜样为力量的举措,是培养幼师生教育实践能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6.
张杰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0,36(6):120-126
幼儿园教师对园本文化的感知程度究竟如何影响其工作投入,这是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对幼儿
园教师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自编问卷,对四川100所公立普惠幼儿园876名教师的调查表明:幼儿园教师对园本文化的
感知程度可以正向地影响其工作投入程度;敬业精神可以中介园本文化感知对幼儿园教师工作投入的效应;职业倦怠越低的幼
儿园教师,其敬业精神就越容易影响工作投入,表现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为了增强幼儿园教师对园本文化的感知,激发幼儿园
教师的工作热情,“明示复习”是基本的应对策略,“精神引领”可以增强幼儿园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克服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7.
采用《教师工作满意度量表》和《教师离职倾向量表》,对陕西省公办幼儿园教师进行调查,采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回
归分析等方法,建立了幼儿园教师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关系模型。调查发现:陕西省公办幼儿园教师工作满意度水平较高,但
对工资待遇普遍不满;虽然幼儿园男教师工作满意度低于女教师,但离职倾向反而低于女教师;非编教师工作满意度高于在编教
师,离职倾向也低于在编教师;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自我评价在16-20年教龄时达到最低谷,进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瓶
颈期,之后又会随着工作性质的转变回升。 相似文献
8.
赵东群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0,36(6):127-132
从责任认知和行为选择的角度来看,幼儿教师亲职伦理责任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亲职伦理责任推卸问题、亲职伦理责任越
界问题以及伦理两难问题。究其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伦理知识缺位造成的亲职伦理敏感性不高、伦理和道德的混淆造成的伦
理责任认识不清、以情感主义为表征的道德文化产生的道德语言无序、伦理勇气缺位造成的伦理实践能力不强。针对幼教实践
中产生的亲职伦理问题可以从构建亲职伦理规范、营造亲职伦理文化、关注亲职伦理实践三个方面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9.
王怡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33(1):116-119
工学矛盾突出、补偿性学习需求强烈、专业支持服务较弱、外部专业力量介入不足都是当前县域幼儿教师培训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难题。县域幼儿教师培训困境的症结就在于:对学前教育正确理念的漠视与偏失、基层研修队伍的匮乏与失衡、培训软硬件资源的不足与浪费以及基层培训体制的刚性与僵化。县域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需要重视对幼儿教师培训的顶层设计与分类指导,重视基层研修网络及团队建设,重视多方面培训力量的汇聚,全面推进幼儿教师培训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左雯霞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0,36(3):52-58
通过对甘肃省1569名幼儿园教师的问卷调查,70名教师的现场访谈,33名教师的课程观察,研究发现教师的课程能力水平总体较低,且不同背景变量教师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建构“幼儿园教师课程能力结构模型”基础上,通过对课程能力内部诸因素之间作用关系的分析可知,课程内容的组织超越了教师的课程认知,先于课程目标出现,成为整个课程设计的主导因素。其根本原因源于教师缺乏多元化课程价值取向、秉持知识本位的课程观、学科化教育方式占据优势。建议幼儿园教师坚持价值融合的课程取向,以儿童发展为课程的出发点,坚持游戏化教学的核心精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