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36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完全免费 | 196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2138篇 |
出版年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34篇 |
2015年 | 65篇 |
2014年 | 174篇 |
2013年 | 71篇 |
2012年 | 164篇 |
2011年 | 198篇 |
2010年 | 161篇 |
2009年 | 137篇 |
2008年 | 143篇 |
2007年 | 206篇 |
2006年 | 171篇 |
2005年 | 153篇 |
2004年 | 111篇 |
2003年 | 112篇 |
2002年 | 74篇 |
2001年 | 50篇 |
2000年 | 33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88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娱乐化已经成为中国新闻传播业界的宠儿 ,这一现象之所以会在中国成为一种时尚 ,其原因并不单单在于步世界传媒发展之后尘。从心理、市场与意识形态三个不同的层面可以看出 ,中国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存在还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社会的阶层分化与媒介的控制权和使用权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段京肃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44-5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阶级、阶层划分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原有对媒介控制和使用权利的分配模式也产生了显著变化。主要的阶层及其对媒介的控制和使用情况可划分为三类 :拥有媒介的控制权 ,引领媒介发展潮流 ,决定社会舆论导向的强势阶层 ;拥有媒介的使用条件与使用能力 ,具有主动的媒介接近意识 ,善于利用媒介满足自己需要的中间阶层 ;缺乏使用媒介的基本条件和能力 ,基本被排除在媒介表现内容之外的弱势阶层。 相似文献
3.
论现代社会的社会动员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郑永廷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0(2):21-27
该文论述了现代社会影响、动员人们思想、行为的内容、方式、结果,以及相对于过去时代的发展。提出传媒、竞争、参与是现代社会影响、动员人们思想、行为的主要途径。概括了传媒动员、竞争动员、参与动员的特点。论述了这些动员对人们思想、行为影响的性质与方式。为人们适应、驾驭现代社会提供思路,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政治博客"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趋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章对政治博客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及其趋势进行了讨论,概括了政治博客的几个主要特征及其主要类型,以及政治博客影响政治生活的主要方式,并结合当前网络政治发展的现实状况,对政治博客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索性的描述。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博客的剧增,政治传播的“自媒体”时代已经来临,政治博客在充分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影响社会民主政治进程的同时,也需要承担相应的社会政治责任。 相似文献
5.
法兰克福学派在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心理学方面的成就举世瞩目,但他们在传播学上的贡献国内却鲜见评介和研究。法兰克福学派的传播思想集中在对媒介控制的认识上。他们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中,大众媒介已成为意识形态,成为维护国家统治的合法性的基础;通过传播上的操纵和欺骗,大众媒介不仅极为有效地清除了社会文化的否定性,甚至系统地清除了孕育批判性和否定性的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最终造就单向度的人和社会。虽然这主要是对资本主义制度下作为意识形态媒介的批判,但也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对高校学生传媒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河北省四所高校为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陈燕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0(3):11-19
以河北省四所高校为例调查分析了普通高校学生对媒体认知与对媒体信息的分析批判能力;对煤介技术的应用开发能力;对媒体道德规范的认知与自律能力;对媒介经济行为的认知及消费理性等四方面的传媒素养现状,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并提出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7.
8.
媒介素养:一种正在兴起的教育实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田中初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9(1):62-66
在大众传媒对青少年影响不断加大的背景下,20世纪早中期西方一些国家首先提出媒介素养教育的话题.本文清厘了媒介素养的概念,并具体分析了所包含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概述其在一些国家的实践和推广.由于在我国信息素养教育已经有一定的研究和实践基础,本文还将两者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加入世贸组织三年中国传媒格局的嬗变与前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童兵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6-92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经三年。入世对中国传媒业的契约压力变为现实挑战,我们已经顺利走出应对第一步。中国经济的腾飞,如广告业、汽车业、信息业、彩电业、印刷业、交通业、物流业、金融业的增长,为传媒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持。这三年,中国传媒业的新格局是中资传媒整合紧锣密鼓,转型改制力求做大做强,外资传媒进入得陇望蜀,传媒竞争浪潮风起云涌。中国传媒业拓展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以体制调整为核心的新一轮改革已经启动。由于政治文明建设提上日程,舆论监督、言论自由、信息公开等方面的突破,传媒内容也将有新的进步。中国传媒业的新发展正在到来,对新闻人才培养和新闻人力资源吸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论网络空间的社会特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少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3):62-69
本文藉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与海德格尔的座架概念 ,指出作为媒介与座架的网络 ,规范与形塑了一种全新的信息技术范式 ,以及与之相应的 ,以虚拟性、数字化、流动与弹性、全球化及个人化为基本特征的网络化逻辑 ;建基于这种网络化逻辑之上的社会活动和社会生活空间 ,可以像卡斯特尔那样概括为流动空间。而虚拟与真实、身体与心灵、全球与地方、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二元交叠 ,具体体现了这种流动空间的后现代社会特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