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97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35篇
管理学   28篇
民族学   63篇
人口学   29篇
丛书文集   965篇
理论方法论   257篇
综合类   4759篇
社会学   73篇
统计学   28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250篇
  2013年   214篇
  2012年   320篇
  2011年   455篇
  2010年   379篇
  2009年   352篇
  2008年   367篇
  2007年   541篇
  2006年   533篇
  2005年   543篇
  2004年   517篇
  2003年   517篇
  2002年   367篇
  2001年   344篇
  2000年   198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红珊 《民族学刊》2019,10(6):61-70, 127-129
风云激荡的近代“川边”,历任主政者的川边治理成效殊异:赵尔丰籍“平康三策”,锐意进取,开拓出广阔的川边境域,成功践行“固川保藏”方略。尹昌衡藉个人英雄主义维持短暂的绚烂;其后走马灯式的镇守使无法掌控川边局势,失地溃败;颇具政治韬略的刘文辉,妥善处理民族关系,稳固川边,促使西康成功建省。34年的川边治理为现代西南边疆治理留下了鲜活的经验教训,川滇藏结合部需要新的边疆治理统筹。  相似文献   
2.
现代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当前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水平,这是未来一定时期内实现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引擎。通过择取1996—2017年全国层面的平衡面板数据,基于双重差分法和合成控制法对现代服务业综合政策在重庆市产生的经济增长效应做出合理化评价。实证结果表明:整体而言,现代服务业综合政策对重庆市产生明显经济增收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增收效应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其通过政策红利动力驱动而产生的边际效应却趋于弱化。为解决内生性问题,通过进行一系列安慰剂检验,确保结论的稳健可靠。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行政理论在长期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内容,形成了完整的理论形态,并在明清之际达到了它近乎顶峰的极限状态,黄宗羲的善治理论就是它在这个阶段的重要代表。黄宗羲视域中的善治在内容及方式上,都延续了儒家传统主流观点。它在内容上首先要求圣王,即唯有圣王才能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所谓善治实际上就是“不忍人之政”;其次它还将善治的具体内容确定为养民与教民,“养民”就是使民足以事父母及畜妻子,养生送死无憾,“教民”就是用圣王学说教育民众,使民衣食住行都合乎礼;再次它还主张治理目的是使民皆“至于至善”和“止于至善”。中国传统行政理论的善治理想在现实中还有强劲的生命力,它既表现为行政的强烈伦理导向,又表现为一种主动作为的积极政府观,还表现为一种彻底的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  相似文献   
4.
5.
The measurement invariance of the Modern Homonegativity Scale (MHS) was examined among heterosexual female (n = 449) and male (n = 329) university students who were predominantly Mexican American. The MHS demonstrated full invariance of factor loadings and partial invariance of latent intercepts. At the latent mean level, heterosexual men compared to heterosexual women held more negative attitudes toward both gay men and lesbian women. There were no latent mean differences in attitudes toward gay men and lesbian women when rated by either heterosexual men or heterosexual women. The MHS can be used by heterosexual men and heterosexual women to assess their homonegativity.  相似文献   
6.
蒙云龙 《北方论丛》2015,(4):142-145
生态、潮流、反恐、普世等问题已异化为西方意识形态扩张的现代性路径;从全球化趋势的形成和发展、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弱化、新媒体发展和普及等方面着力分析西方意识形态扩张现代性路径的诸多原因,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教育、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交往的主动权和影响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惠民建设等进行应对。  相似文献   
7.
以往对现代汉语时相的研究集中在动词本身,着眼于动词本身的时间意义,并且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文章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研究视角,对不同过程类型小句的时相特征进行分析和讨论。研究表明:谓体为小句时相的表达提供了基本的可能性,如果没有其他成分的影响,谓体表达的时间意义则决定小句的时相特征;小句其他句法成分有时对时相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的时代主题就是革命。历史地看,革命观念本身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演化历程。首先是西方现代式革命观的传入,并与中国传统的革命观产生碰撞交融。随着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观也开始输入中国并逐渐占据主流地位。由于中国国情及时代需求的特殊性,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观经历了一个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并由此生发出一些中国式的特色。回溯历史是为了前瞻未来。只有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出发,我们才能正确理解革命观念的历史合理性和必然性,才能更好地开创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的光明未来。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本是优化产业结构的核心驱动要素,而人力资本的集聚是构建河北省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前提。文章以人力资本的集聚对河北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影响为背景,对河北省人力资本集聚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索构建河北省现代产业体系过程中的人力资本集聚路径。  相似文献   
10.
For architect Oskar G. Stonorov (1905–70) and labour leader Walter P. Reuther (1907–70) unions were not simply instruments for collective bargaining. They were also agents for transforming established social practices that denied the working class access to decent housing, parks and art; discriminated against African Americans; and destroye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rchitecture and site planning were key to this transformation as they addressed concerns of social justice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onorov and Reuther shared an aesthetic agenda as well – to expose workers to the emancipating beauty of modern design – as they believed well-designed housing contributed to both their personal lives and productivity at work. From 1941 until their deaths in 1970 they devised plans for workers' housing and town planning, sculpture, urban renewal and 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site planning. They sought to involve workers in the design process, mark union territory on former elite-owned properties, give control of housing production to organized labour and advance workers'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ir architectural endeavours as part of a labour narrative and as an index of the turbulent social and political changes taking place from the inter-war years to 19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