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1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5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271篇
社会学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独特的地域环境和民族文化背景在甘肃原生态民间美术数千年的生存与发展中始终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这两大因素不同程度的蜕变使民间美术正面临着被逐渐同化甚至日益消亡的趋势.本文通过实证的方法,针对甘肃民间美术的地域生存环境和民族文化背景两方面因素,立足于民族文化的本土立场来思考当前甘肃民间美术在多元文化走向一体化的过程中如何实现自我体认和本土化定位从而维护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如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中外文化在一种更加复杂和多元化的时代更深入地“亲密接触”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渗透甚至融合十分必要。因此 ,入世后中国传统文化究竟如何实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转变是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是既应中西融会 ,但更要立足本土。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技发展所带来现代人民族精神家园的失落及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冲突对中华民族凝聚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现代化从国家的统一、政权的巩固、经济、传统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对形成与巩固中华民族凝聚力发挥着强大作用。在全球视野中发展本土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葆凝聚力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4.
故乡是大江健三郎在几十年文学生涯中不断书写的对象.故乡是想象力的源泉,是自卑情结的宿命之地,是大江打开文学新局面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对外来文学的接受 ,是中国文学进入现代之后产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话题。戴望舒的象征主义接受立足于中国本土已有的诗歌经验 ,既积极调动了诗人主体的旧诗积淀 ,又充分考虑了新诗发展的实际需求。努力使接受成为一种主动的对话而非被动的倾听 ,显示出了鲜明的主观性、主动性和本土性特征。在中国文学进一步世界化的时候 ,他的做法 ,对于中国新诗的建设是一种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郭胜利 《西域研究》2012,(1):44-54,143
光绪三十三年,哈密通判陈天禄在清末边疆危机形势之下,利用哈密地区民众开展了"改土归流"运动,它反映了清末边疆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矛盾和政治一体化的历史趋势。虽囿于诸多因素,此次运动最终失败,但是其对哈密地区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7.
童年是社会和个体相互作用的产物,童年生活反映了一个时代所具有的特点。通过对童年记忆的追溯,发现80后和00后童年生活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轨迹,并从童年生活的内容、童年生活的方式、童年生活的空间及童年生活体验对其变迁的过程进行了分析。进而从童年赖以生存的地域空间、社会环境、时代背景的影响尤其是信息化时代的影响等方面讨论了童年生活变迁的原因。并从个案出发反思传统童年生活和现代童年生活之间的关系,以及童年生活中儿童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国文化失语症"这一严重而又尴尬的现象,以及中国外语教学长期以来对母语文化教学忽视的现状,立足于母语文化教学在中国外语教学中的必要性,从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四个方面进行母语文化的教学模式构建,探讨了切实可行的中国母语文化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The article provides a critical reflection on the practice of photographic salon exhibitions in the 1950s. In South Africa and abroad, there was a resurgence of photographic societies from the early 1950s that encouraged amateur photographers to create images based on a distinct visual grammar, thereby offering them not only an opportunity to display their work but to compete amongst each other. Subsequently, salon exhibitions produced work that would be judged on its pictorial rather than strict representational value thereby depoliticising the exhibition space. On the other hand, this article seeks to place this practice in the realm of racial segregation under apartheid by considering the deployment of the “black subject” in the native rural reserve in Joseph Denfield’s (1911–1967) work. Through a study of his ethnographic photographs which were exhibited internationally in this period as pictorial work, as well as his intellectualisation of his practice as native photography, it argues that the space of the salon allowed him to pose the “native question” pictorially, that is, provided a discourse through which the “native” could be “known” and ordered.  相似文献   
10.
河南《邓州台湾土番垦屯陈氏家乘》考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郝时远 《民族研究》2005,44(5):49-60
在河南邓州“台湾村”发现的《邓州台湾土番垦屯陈氏家乘》,记载了清初海峡两岸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本文通过对该家乘所记史实等内容的考证,证明其并非清同治年间所修,应属现代作品。但是,本文并不否认降清的郑成功所部中有个别祖籍台湾的“土番”兵勇。因此,本文对这一家乘考证的意义不仅在于辨其真伪,而且还在于由此展开了清季海峡两岸人员互动关系的一个新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