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6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9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12篇
理论方法论   37篇
综合类   887篇
社会学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汉字作为一种书写形体,笔画组合的丰富多样和间架结构的灵活多变,而使其“字形”成为复杂的美学构成,“书写”成为“书法”,并完成从造字到造形的转变。书法是汉字书写艺术,书法艺术深藏于汉字独特的形体结构之中。三位一体的整体架构、二维方块结体、平衡对称等汉字在形体构造上的诗性特征,既是人们对文字形体的一种审美预期,也是书法学家在书法创作时努力追求的美感。  相似文献   
2.
从生态女性主义批评视角对邝丽莎的小说《雪花秘扇》进行分析与解读。首先对《雪花秘扇》和生态女性主义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从女性与自然和谐相处、父权制社会对女性与自然的迫害、女性与自然对父权制社会的解构和邝丽莎和谐生态观与诗意地栖居等四方面进行分析,进一步阐述了作者关于实现男性与女性平等相处,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诗意地栖居”的美好境界。  相似文献   
3.
ABSTRACT

This paper engages with the question of how fat female employees manage weight-related stigma at work. We use poetic inquiry to show the reader how it feels for our participants to be stigmatized based on their size. We interviewed 22 women who self-identify as full-figured, fat, overweight, or obese. The results consist of six poems, five of which were written by us, the researchers. These ‘tri-voiced poems’ (Leavy 2010b) illustrate the spectrum of affective responses and stigma management strategies that our participants talked about, ranging from feeling anxious, super-smart, impeccable, and funny to rebellious and confident. The sixth poem was written by one of our participants and voices her first-person experiences and perspective. Our aim is to do justice in our writing to the emotions that circulated in the interviews and to make a political statement with regards to the stigmatizing practices in organizations related to size and health.  相似文献   
4.
苏轼的诗词是高度个性化的存在,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存在。然而,这种个性化除了来自于诗人的自我之外,同时也来自于诗人一生中各时段所在地方的特性,我们称之为“地方性”。苏轼诗词中的“地方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与诗人的自我、诗中的自然、诗中的人文和诗人的思想以及诗中的地名等有着重要的关系。苏轼诗词中的“地方性”,来自于他所到过的许多地方、诗人自己对自然的敏感以及他深厚的地理意识,同时也来自于他对于诗歌艺术时空的建构。苏轼诗词里的“地方性”具有重要的诗学价值,对于当代汉语诗歌创作也具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5.
段光安是对诗的创作规律有深切领悟的一位中年诗人,把强大的生命之火注入到丛生的意象之中,使意象成为诗人主观情思的对应物,这是段光安诗性思维的明显特征。丰富的生活积累,勤奋的艺术追求,对诗歌把握世界的方式的独特见解,感受着诗歌这一崇高的生命形式的呼唤,使他的眼前展开一道通向诗歌天国的云梯。  相似文献   
6.
谭仲池《此情如水》是一本具有诗性色彩的长篇小说,作者以一位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市长的主观视角来探察新型化城市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历程,以“人生价值”为叙事脉络,着力表现新型化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人性的欲望与自我反省,是新世纪探索性现实主义小说的又一力作  相似文献   
7.
诗剧在西方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文体形式,但在中国却一直处在被忽视的境地。学界对左翼诗剧的关注更可谓寂寥至极。左翼诗剧是左翼文学创作的重要实绩之一,其体裁范式更是别具一格。在以往的研究中,既是极易被忽略的一个方面,又是造成左翼诗剧生存窘态的根源所在。左翼诗剧的体裁范式包括"戏剧化的诗"、"纯诗的戏剧化"、"散文诗的戏剧化"三种形式。通过剖析和阐释左翼诗剧的体裁范式,继而提炼、概括左翼诗剧的艺术特征和创作特质,从而一窥左翼文学的艺术风貌。  相似文献   
8.
自陶渊明《桃花源记并诗》后,"桃花源"便成为诗歌表现热点。王维、韩愈、王安石的同题桃花源诗堪称代表。由于写作目的的不同,桃源主题及表现方式皆出现重大改变,对此加以详细辨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对"桃花源"母题的发展、唐宋诗风及歌行体诗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9.
刘东方 《齐鲁学刊》2012,(3):143-146
郭沫若的现代歌诗观念是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之一,相对于诗歌、小说、历史剧等研究而言,现代歌诗是郭沫若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他的现代歌诗观包括配乐演唱的现代诗歌和具有诗歌元素的现代歌词与新歌剧剧词三部分,其现代歌诗观念对当下诗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回顾我的诗歌创作历程,我深切地感到写作是一种快乐。我把写诗当作一种修炼、一种领悟、一种传达、一种释放的人生体验。我感到欣慰的是,我写诗没有半点功利色 彩,我觉得诗歌与我有缘;诗歌能让我表达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能抒发自己的快乐与忧伤;能揭示人世间的美与丑、虚伪与真实;能让人从绝望中找到希望。诗歌是一片净土, 是一座能引人洗心革面和忏悔人生的殿堂。于我而言,诗歌是灵魂的栖息地,我坚持按自己的既定方向去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