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一直是各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重点课题。开展这一研究将有助于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使高等教育适应、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高等教育自身向普及化、特色化发展;最重要的是为制定正确的区域发展和高教发展政策提供参考,因此从各个角度分析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意义重大。本文拟对国内外关于该问题的研究加以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2.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收敛的非线性分形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收敛分析可利用非线性分形理论及其主要方法RVS法的原理及模型。对中国1978~1998年衡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收敛的时间序列变量指标进行了多维RVS实证分析,得到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演变的赫斯特指数H值和分维D值。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演化满足赫斯特(Hurst)律,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在其演变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持续性规律,即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没有呈现出收敛(趋同)而呈现发散(趋异)态势,该结论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态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经济开放度与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取代表经济开放因素的贸易开放度、资本开放度和生产开放度这三个指标加权合成经济开放度 ,用以反映一个地区经济的开放程度 ,通过计算看出我国各地区间的经济开放度存在显著的差异。作各地区的经济开放度与GDP的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经济开放度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 ,经济开放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要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提高其经济开放水平。 相似文献
4.
软环境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江河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6(3):154-159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 ,软环境建设是区域经济争先发展的一个战略问题。从战略思维出发 ,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有本位性与超本位性的问题。软环境具有主体性、可感性、系统性、不可测定性和影响的持久性 ;软环境建设需要明确软环境与硬条件、软环境与软环境、软环境与事物反复循环规律、软环境的同化与异化、区域内软环境与区域外软环境、硬条件的关系。软环境建设需要实现决策的“四化” ,需要解决信息、政策、策略信誉问题 ,急需建立思想库 ,需要从领导群、小环境、人才和法治环境入手 相似文献
5.
经济增长极和湖北经济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始于 2 0世纪中期的西方经济增长极理论经历快速发展、沉寂和再度繁荣的发展阶段。它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学说的基本理论 ,有许多可供借鉴的合理成份 ;应结合经济发展实际 ,科学地制定湖北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以及正确选择和培育拉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6.
集群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海潮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5):62-64,68
产业集群是介于企业组织和市场之间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由于集群内产业关联度高,因而集群经济既具有分工协作优势又能充分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集群经济紧密结合区域资源优势,具有显著的特色,因而也具有相对的竞争优势,理应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首选模式。 相似文献
7.
三峡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近年来,三峡区域经济发展较快,农业、工业、城镇化、移民迁建、就业形势、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都呈现出和谐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也存在着资源分割、产业空虚化、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竞争力不强、经济发展边缘化等问题。在“十一五”新的历史时期,构建以水电业、旅游业、汽车制造业等为经济优势和特色的全新经济区域,对于推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协调整个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外商直接投资对广东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商直接投资(FDI)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FDI区域分布差异,是造成区域收入差距悬殊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经验和实证分析相结合,深入探讨了FDI与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和收入差距扩大的互动,认为FDI区域分布失衡是造成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和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新形势下,广东要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效解决区域发展和收入差距悬殊问题,须加快发达地区外资劳动密集型企业升级转型和欠发达地区的招商引资步伐,实现外商投资的均衡布局和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DEA的江苏省经济发展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DEA模型对江苏省13个市的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定量揭示不同城市投入产出的效率的差异,反映江苏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根据模型计算结果,针对资源DEA无效的8个城市,可适当减少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就业人员比例,同时发挥廉价劳动力优势,发展对外加工贸易,从而提高江苏整体经济运行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不同经济增长圈的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智勇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3(2):198-203
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理论揭示了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采用比较分析法,通过分析东部沿海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圈的城市商业银行的区域战略模式,指出不同经济增长圈中的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如地处长株潭经济圈核心中的长沙市商业银行要根据不同经济增长圈的优势采用不同的模式,采用引进战略投资者、区域化扩张等模式来实现与经济增长圈协调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