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2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黄铁矿烧渣氰化法提金的因素,是焙烧温度、烧渣的氧化程度、有害杂质、金的赋存状态、含金品位。  相似文献   
2.
陈旭 《阴山学刊》2006,20(3):112-113
矿渣微粉可以改善砼的性能,提高砼密实度,改善砼的和易性,并且可以降低砼水化热,增进后期强度、提高抗腐能力,尤其是磨细矿物掺合料对碱一集料反应的抑制作用。作用辅助胶凝材料的矿粉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相似文献   
3.
考察了2种硫酸废渣中铁、锌、铜元素动态淋溶的行为和进入环境的累积通量,炉底渣的潜在淋溶能力是Zn>Fe>Cu,沉灰渣为Fe>Zn>Cu;讨论了溶出金属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了消除小片距、复杂片型高效表冷器在湿工况下运行时产生的“水塞”问题和进一步提高这类表冷器的热工性能,本文从凝结方式的理论分析出发,介绍了在表冷器上制作亲水性膜的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这种亲水性膜的结构与亲水性的关系,从实践上给出了这种亲水性膜对表冷器的热工性能的新贡献,为研制高效紧凑式表冷器提供了可喜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冷却速度及其对连铸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的角度分析所选择的结晶器材料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选用了石墨结晶器外加水冷铜套的连铸复合系统来生产Al—10%Pb—钢双金属材料,并定量地给出了石墨结晶器上下型的主要尺寸。  相似文献   
6.
LF炉是70年代初期在日本发展起来的钢包精炼型炉外精炼设备。炉外精炼之所以产生和得以发展,是由于炉外精炼是在可控气氛(真空、惰性、还原性气氛)下进行脱氧、脱硫、脱磷、去除夹杂和夹杂物变性处理、调整钢液温度等的工艺过程,具有初炼炉无法比拟的优势,其冶金效果非常显著。本文旨在通过对非专利和中国发明专利进行数据挖掘和专利计量分析,总结了中国LF炉精炼渣的发展趋势和整体情况。  相似文献   
7.
包钢重矿渣由于放射性超标一直没有被利用,而且还在逐年递增,大量占用土地。本文引述国内外高炉渣利用研究的现状,分析包钢高炉矿渣化学成分、放射性等各项指标,并依据国家建筑材料标准进行了重矿渣替代沙石的对比试验、基层混合配比试验、重矿渣混凝土试验等以及放射性环保指标测试。根据实验和测试结果论述了重矿渣代替天然砂石用于回填、道路基层、混凝土集料等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微气候空调系统冷源——热电式制冷器的最佳化设计。通过合理配置半导体热电堆,使制冷器处于最佳化运行电流状态,从而取得较为理想的制冷效果。笔者根据此最佳化设计,已研制出一套制冷量为384 W,功率消耗为1000 W,运行电压为24V(DC),运行电流为40 A(DC)的制冷器,经实测表明,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了分析工业生产中的高温灰渣在斜面上的流动特性,采用基于离散单元法的颗粒流动程序( PFC2D),建立料 仓和斜面的仿真模型,首先分析颗粒通过斜面的临界角,然后针对颗粒在不同斜面倾角,进行了颗粒运动的数值模拟,为 下一步分析颗粒传热做准备。通过模拟发现:①颗粒通过斜面的临界角为28。- 29。;②在斜面倾角大于临界角的前提 下,颗粒的堆积厚度随着通过斜面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堆积厚度拟合直线的斜率逐渐增大,在40。之前呈现直线增长 的趋势,400 - 500增长速度逐渐平缓,拟合直线的截距随着倾角的增大,逐渐较小。  相似文献   
10.
水泥 矿渣二元体系水化产物体积分数的定量计算是理论预测其微结构发展的重要基础。根据水泥 矿渣水化反应特征,文中给出了详细的计算表达式;采用热重 差示扫描量热(TG DSC)综合分析手段来验证所提表达式的合理性,并根据Jennigs Tennis模型(简称J T模型),给出了低密度和高密度C S H凝胶体积分数的定量计算公式,对水泥 矿渣二元体系中两种凝胶的相对量进行定量计算。结果表明:水泥 矿渣二元体系中矿渣完全水化的最佳掺量为54.4%,两种凝胶的相对量随矿渣掺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