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4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20篇
民族学   42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136篇
理论方法论   45篇
综合类   919篇
社会学   68篇
统计学   2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 advance a conceptual approach to citizenship as membership through claims-making. In this approach, citizenship is a relational process of making membership claims on polities, people and institutions, claims recognized or rejected within particular normative understandings of citizenship. Such a conceptual shift moves scholarship beyond typologizing—enumerating how citizenship is (or is not) about status, rights, participation and identity—to identifying the mechanisms through which claims on citizenship have power. This framework requires a relational approach and attention to dynamics of recognition within contexts of structured agency. Immigrants and their children can make claims to modify the normative content of citizenship, affect recognition evaluations and change the allocation of status and rights. But they are also constrained by legal structures, a society's institutional practices, and prevailing public perceptions. Citizenship as claims-making may require a reassessment of boundary approaches and a turn to metaphors of positionality, as well as more serious commitment to mixed-methods research. The stakes of understanding citizenship's power, as practice and status, are especially high right now. Yet based on existing scholarship, it is not entirely clear how much citizenship matters, in what ways, for whom, or why. This is the challenge for future scholarship.  相似文献   
2.
服装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一种符号,人们可以通过服装这一符号系统彼此进行了解与沟通。服装是人的性别、年龄的符号,是显示人的身份地位的符号,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符号。服装作为一个符号系统,这个系统是发展的、流动的、民族的、国际的。  相似文献   
3.
运用促进面孔记忆新的处理策略“表情的印象操作”,研究在笑脸中包含着怎样的信息。研究发现,与平静表情的面孔相比,笑脸是更具优势的表情,在笑脸的表情之中包含着更多促进面孔记忆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命名是文学理论阐释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文学理论工作者必须正确认识和认真把握的一项内容。命名不仅要具有认知功能,还要具有价值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寻求自身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符号学理论的把握,对设计中符号的运用进行分析与探讨。设计中符号一般具有可识、通适、限制和特殊的特点。同时,设计手法中的符号使用也可分为象征、相关、相似等三种形式。总之,对符号学的研究有助于设计师在处理人、作品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同时较好地完成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6.
《野草》和《巴黎的忧郁》是鲁迅和波德莱尔的散文诗集,两位伟大的作家选择了相同的文体,运用象征手法,选择特有的意象,表达时代的抑郁和苦闷。由此形成了两者的话语共鸣,体味出新的审美典范。散文诗以其特殊的话语形态表达作者的心理情感及其想像空间,鲁迅与波德莱尔一方面具备写作散文诗的特质,另一方面时代也促成了他们选择这样的话语形态,由此透过两位大作家的文字,我们体味到两者文本之中的话语共鸣——精神的忧郁、心灵的苦闷;同时也体味到世界文学的共鸣。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汉语中“鸳鸯”是联绵词。通过对“鸳鸯”的历时考察,发现“鸳”、“鸯”能单用、分用,有重叠形式,“鸳鸯”有异序词,也和合成词一样。所以用现行的有关联绵词的语素识别方法一双向替换法不好判断它是否是联绵词。通过考察联绵词的来源,提出了新的判断方法,用两个公式区分联绵词与合成词,最终确定“鸳鸯”从古至今都是联绵词。  相似文献   
8.
设s,t满足gcd(s,t)=1,s>t的正整数,a=2st,b=s~2-t~2,c=s~2+t~2。证明了:若c为素数幂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b有因子b_1≡±5(mod8),(2)b≡-1(mod8),(3)5|c。则不定方程x~2+b~y=c~z仅有一组正整数解(x,y,z)=a,2,2。  相似文献   
9.
用Maltab语言的Simulink软件,构成一面向结构,而且可以定量分析非线性双稳系统随机共振现象的计算机仿真实验系统,并对输入字符串信息的符号误码率随噪声振幅变化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验证了非线性系统特有的随机共振现象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李白一生与月结下了不解之缘,月下的李白,充满了对故乡、故人的深情眷念;对平民、女性的朴素情怀;对人生、宇宙的深沉思索;对诗意人生、精神家园的执著追求.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诗人的伦理情感、生命关怀、宇宙意识、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