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21篇
社会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是阐释生命意义的诗性学说,萨特的存在主义文学是追问人生价值的哲学言说。小说《恶心》就是思与诗密切相依的典范。它昭示了人如何从萨特哲学对本质所界定的事实性否定命题通向对存在所设想的价值性肯定命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讨论英语否定词的不同位置对句子意义产生的不同影响,进而讨论英汉否 定用法的差异,如何判断英语句子的否定对象以及汉译时如何进行否定重点的转移。  相似文献   
3.
情态动词否定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almer认为在英语语法中 ,最难描写的莫过于情态助动词系统 (Palmer,1 979:preface)。情态动词之所以纷繁复杂、难以描写是因为它们在各种英语文体中使用频率极高 ,并且表达的意义与人的情感和意念有着密切关系。由于情态动词的意义的多样性和模糊性 ,其否定形式及范围也是复杂多变的。我们可以依据Palmer对三类情态动词(推测性、义务性、原动性 )和两种情态级别 (可能级、必定级 )的划分 ,对情态动词的否定范围及语义进行分类分级研究 ;同时 ,鉴于可能级和必定级情态动词否定之间的语义约同现象 ,对逻辑等式Not -possible =Necessary -not;Not -necessary=Possible -not在情态动词句式中的操作规律加以探讨 ,结果表明该等式为解释情态动词否定形式间的互补现象提供了逻辑依据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冷战结束以来 ,国际社会在“一个主题”(和平与发展 )“两个趋势”(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 )的总特征前提下发生的一系列深刻的结构性变化。提出了旧的国际格局被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 ,在新旧体系转换的过程中 ,不同的国际关系主体为了其各自的根本利益、为在未来的新格局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而展开了新一轮的较量。在此过程中 ,国际社会呈现出过渡时期所特有的一系列纷繁复杂的特征 ,并进一步影响着国际形势的走势。我们应当立足于从形式到本质的认知途径对这些变化特征进行深刻的分析 ,以求准确地把握新时期国际社会发展的本质性特征和规律  相似文献   
5.
构式与其组构成分间的互动关系一直是构式语法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Goldberg在构式语法理论框架中提出了动词与构式的双向互动观,但在实际论述中却过于强调构式对动词的单向压制,降低了动词义对构式生成的贡献,忽略了对构式组构成分的系统研究。以构式与其组构成分间的互动关系为视点,从构式压制与承继的辩证关系出发,进一步阐释图示构式生成是构式与组构成分在互动压制和多重承继合力作用下的结果。同时,基于封闭语料库穷尽分析汉语羡余否定构式"好不X"的特征,结果表明:构式压制与词汇压制是双向互动的;图示构式特征的形成取决于构式对其组构成分的多重动态承继;图示构式基于互动压制承继合力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波兰哲学家亚当?沙夫提出的“肯定的”与“否定的”幸福研究方法曾为学者们研究幸福提供重要理路,幸福与不幸也成为个人幸福探究的重要向度和尺标。马克思既从“幸福”的肯定方面出发阐释幸福,也从“幸福”的否定方面“不幸”出发来追求、实现幸福,这为从事个人幸福思想研究提供了必要的视角和思路。针对瞿秋白幸福研究的方法论战现象,以“疏离”为现实出发点,以疏离的“意识性转化”为实现路径,成为瞿秋白与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幸福研究的重要方法借鉴和理论依据。这不仅为全面认识诸家幸福思想提供导向,也为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幸福理论树立支杆,更为推进瞿秋白幸福思想研究———这一瞿秋白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趋势的理论新探索和再创新确立现实存在性和发展前瞻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疑问代词除了表示询问、任指和虚指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用法,即用在反问句中表示否定。文章以"怎么"为例,根据其出现的语言环境,分类考察了"怎么+AD+VP"用于表示否定出现的句法环境、语义以及功能,并从反问句的句法机制和主观性因素的角度分析了其表示否定意义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不可说者实际上是一个否定问题,它与否定命题非p具有基本相同的逻辑形式,非p是不可说者的逻辑原型,不可说者是依据非p的形式和结构来构建的,因此,不可说者可以表示为"非可说者".不可说者的"不"既体现了"非"的逻辑否定特征,又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它是可说者和不可说者逻辑划界的手段,也是超越有限把握无限的独特方法,它与海德格尔"无"的形而上学有着本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宋代选择问句句式可分为[A+否定词(+A)]式,[A,B,(C)]式和[A,B,(C),+特指问]式三类."对立"是选择肢之间的语义关系的基础.与唐五代及明清相比较,宋代选择问句有其自身的特点,体现了从近代汉语选择问句系统向现代汉语选择问句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爱默生的散文贯穿着一条清晰的主线:反对权威、束缚,追求独立、自由.然而,由于他的散文风格表现出以下一些基本特征:语言缺乏连贯性,充满似是而非和否定的句子,使得读者难以捉摸他的话语里的真实含义.研究发现,爱默生模糊的语言风格很接近中国老子似是而非的语言风格,而二人的语言风格代表着他们的真理观和语言观.爱默生刻意通过不连贯、似是而非和否定的修辞手法来表达其哲学主题,以启发读者通过文本寻找真理,而不是直接告诉读者真理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