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8篇
社会学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爱玉  佟新  付伟 《社会》2015,35(2):109-136
基于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地位调查数据的分析显示,城镇家庭的家务劳动分工具有“女性为主,男性为辅”的特征。研究表明,经济依赖关系、工作时间、性别角色观念均显著地影响着两性的家务分工,但其影响机制存在差别。对于男性而言,经济上的独立与成就对于其家务劳动投入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工作时间与性别角色观念,这些要素均相对独立地发挥作用,男性家务劳动的承担不存在“性别表演”。对于女性而言,纯粹的经济独立(对配偶收入的依赖程度、本人的绝对收入状况等)并非其家务劳动投入的最好预测,性别角色观念也不独立地对家务劳动参与产生影响。部分女性的家务劳动在经济依赖与性别角色观念交互影响下存在着形态与效应各异的“性别表演”。这一特征揭示了两性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经济地位与社会文化期待交互影响的形塑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梳理近年西方社会有关平衡工作和家庭的研究.以工作社会学为基础分析平衡工作和家庭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取向.反恩工作至上的工作伦理、时间分配的类型和性别与阶级结构下的行动策略.从公共政策方面探讨个人、家庭和国家的行动空间.  相似文献   
3.
职业生涯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一职业构成状况是社会学研究中重要的变量之一。从宏观的角度看,一个社会的职业构成表明了该社会的分工水平;从微观角度看,社会行动者从事的某种职业说明着个人的社会地位。这两方面多在传统社会学研究中有所体现,其研究更多地具有结构性特征。职业生涯概念的引入力图对此有所突破,一方面它试图把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职业研究相结合,既关注社会行动者在劳动分工中占有的一系列职业地位,也关注社会行动者职业变动背后的社会因素;另一方面,它也试图把过程因素与结构因素相结合,个人的职业发展或职业连续性的变动在职业生涯的概念下成为社会的…  相似文献   
4.
佟新 《社会理论》2001,(1):48-55,16
社会性别不平等的根源何在?这是近20、30年来性别社会学和女权主义理论一直寻求答案的问题。分析的视角很多,有从文化的角度,也有从政治权力的角度,但更多的是分析是来自经济和劳动的角度,本文主要展示近30年来西方社会学对妇女劳动和性别不平等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不平等性别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对中国家庭暴力的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一、背  景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中国存在各种形式的对妇女的暴力。这些暴力包括杀人、伤害、强奸、拐卖妇女、性骚扰、侮辱妇女的各种流氓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家庭暴力。本文通过对“打老婆”现象(家庭暴力)的研究,分析中国性别关系不平等的状况以及性别关系不平等生产和再生产的社会机制和文化根源。从法律的角度看,1997年3月14日,中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订草案)》,在刑法分则第四章中,专门规定了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在这一章中,除将杀人、伤害他人身体规定…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城市学龄前儿童抚育模式也在转型。计划经济时代,学龄前儿童抚育工作作为"公家事务",使工作着的母亲获得了可能的职业发展空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龄前儿童的抚育模式转向以市场理性选择为主的家庭和个人责任,独生子女政策更进一步强化了母亲与孩子成长优劣间的关系,工作着的母亲深感压力,母亲角色与职业角色间的冲突加剧。应当建立支持学龄前儿童抚育的国家制度,倡导公共托儿所和幼儿园的重新建设,解决职业女性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7.
佟新  戴地 《学术探索》2013,(1):12-17
本文利用2011年北京市婚姻家庭会进行的调查数据,分析北京城区已婚人群的婚姻质量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多数夫妻对婚姻的评价是满意的。积极的夫妻互动是影响夫妻婚姻满意评价的重要因素,物质性因素对人们评价婚姻满意状况无显著关系。夫妻间积极性的互动关系包括:夫妻间积极的意见沟通、相互陪伴、有满意的性生活和知心。其中夫妻间的相知和默契是最重要的影响人们评价婚姻质量的因素。个人自评的身体状况和是否雇用保姆亦对人们评价婚姻满意状况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8.
反思与重构——对中国劳动性别分工研究的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佟新  龙彦 《浙江学刊》2002,(4):211-216
本文从国家性质对于劳动性别分工的意义、具有符号象征意义的家庭劳动分工与社会劳动分工的互动以及工业化过程中劳动性别分工变化的多种形态三个方面入手,对中国近20年来的妇女劳动或劳动性别分工研究进行了反思性的考察。在强调用劳动的性别分工代替原有的单纯对妇女劳动的研究,以及发展本土化的劳动性别研究的基础上,力图在中国特定的文化、经济和政治背景下找出一种适合自身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性别视角出发,认为政治精英的地位获得是具有性别差异的,这种差异的变化反映了中国社会结构与身份政治的变迁。本文使用2010年全国获得的1870位科级及以上政治精英的资料,以性别比较的方法分析了影响两性晋升的因素。研究发现,影响两性政治精英晋升的共性方面是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正向作用;差异性方面则是性别因素,女性政治精英地位的获得会更多地受惠于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自身的性别平等观和平衡工作与家庭角色的能力。男性政治精英向更高层次晋升时亦受到性别观念和平衡工作和家庭角色能力的作用,但这些因素的影响力度弱于女性。我国在向上流动上依然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性别身份依然作用于人们的向上流动,男性通过提升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便能进入政治精英成长之路;而女性既要有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还要有赖于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个人的性别平等观和平衡工作、家庭角色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论死亡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资源有限和选择的多样性面前,一个社会的死因状况和死亡率水平不可避免地带有社会和个人选择的意义,因此个人和社会的诸种选择及其这种选择的规定性就构成了死亡制度。本文通过死因分析、死亡率分化分析,深入地讨论死亡率制度内在的规定性,并对未来的死亡制度进行尝试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