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统计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东童童 《决策与信息》2011,(11):178-17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经历了多年的快速发展,地区资本相对饱和,区域市场已堆以满足资本增值的需要;同时,土地、劳动力、能源等生产要素的供给趋紧使生产成本高居不下,产业转移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基于区际产业转移理论以及梯度理论的概念,选取东部地区最具有产业转移趋势的五省一市(广东、福建、秆江、江苏.山东、上海)以及西部地区最具优势的承接地之一重庆作为梯度研究的列象,对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任毅  东童童 《西部论坛》2016,(6):91-100
基于混合寡占模型的分析表明,所有制经济多样化程度越高,混合市场的经济产出越高.采用中国255个地级以上城市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以四种经济类型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的平方和构造所有制多样化指标,通过分位数回归分析实证检验多样化所有制结构以及不同所有制经济对城市经济增长的长短期效应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经济确实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的城市经济增长,国有经济对城市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具有全国普遍性,但私营经济、港澳台经济以及外商经济对城市经济增长推动的区域差异性较大.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对于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积极意义,但目前混合市场的发展程度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应在合适的地区选择合适的产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相似文献   
3.
运用空间联立方程考察工业集聚与工业所有制效率的相互作用机制,将所有制因素纳入到Ciccone和Hall的产出密度理论模型,构建工业集聚与工业所有制效率的交互影响理论模型,采用中国31个省(区)市2003—2012年的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工业集聚促进了工业所有制效率的提高,工业所有制效率对工业集聚水平存在反向促进作用,同时工业集聚与工业所有制效率均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新型工业化应兼顾工业集聚和工业所有制效率,区域间工业协同发展可以有效缓解当前的产能过剩和产业同构,工业的集约式发展和所有制改革需要考虑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