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14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4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42篇
统计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人们在观念创新的基础上,开始技术创新。但技术创新不是孤立的个别行动,而是需要有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才可能奏效的社会行为。因此,只有技术创新是远远不够的。这不仅在我国,就是在发达国家也是如此。去年2月,法国的《欧洲日报》有一篇文章写道:“跨入2000年的欧洲是近年来经济增长最被看好的一年,许多分析家发现新经济也在欧洲成形。推动欧洲新经济的力量不全然是来自科技的进步。欧洲的经济发展靠的是私有化、自由化以及企业为提升全球竞争力和照顾股东利益而掀起前所未有的制度与管理的变革。” 1、制度…  相似文献   
2.
对国有股减持问题的认识国有股减持既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是中国现代政治经济发展转折时期涉及所有制改革的问题。由於中国的证券市场是建立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所有制形式也正处於由相对单一的公有制向多种所有制并存的转型阶段。正是所有制形式多样共存的性质,决定了上市公司股份划分为国有股、法人股、社会公众股;为了防止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的转移和流失,保证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从一开始就将上市公司股份划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流通,这是当时时代背景下的一个必然选择。中国的证…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产业结构将按照一定的规律不断变动。本文认为,我国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都对产业结构调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必须首先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市场体制,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并提出一系列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方针与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5.
中国在21世纪全新环境下的管理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
论加强宏观调控的意义、方式和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加强宏观调控并非仅仅是针对当前经济中出现的问题而采取的临时措施,而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要素,也是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宏观调控的总目标,是使经济稳定而又高效高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宏观调控,应当是以经济杠杆为主要手段,以间接调控为主要方式.在各种经济杠杆中,最为重要的是金融政策、财政政策、计划与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国有大型企业的经营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对国有大型企业经营管理上产生的一些错误认识,并就国有大型企业的经营模式,如何提高综合竞争实力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本文承蒙史学博士、副教授刘秀生同志多方赐教,谨此说明并致谢忱。 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一个王朝,建立于1368年,灭亡于1644年,先后经历了16个皇帝,276年。沙皇俄国指的是15世纪后半期,莫斯科公国大公伊凡三世[(1462—1505)俄国历史上第一次自称“沙皇”〕兼并罗斯其他公国,所建立的统一的、独立的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它灭亡于1917年,先后经历了24个君主(分属国里克与罗曼诺夫两个世系),450余年。明朝与沙皇俄国有着大致相同的国体和政体(都实行封建君主制,甚至是东方式的绝对君主专制),都处在大致相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上(封建制逐…  相似文献   
9.
技术经济评价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理论和分析方法,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在民主制度建设、科学管理决策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指导政府公共管理和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工具。然而,作为一个正在发展和成长的科学研究领域,在理论体系和方法完善等方面还存在着多方面的不足。其重要表现之一就是:现有的技术经济评价论著大多尚局限于传统的以项目评价为主体的技术经济分析框架,迄今为止,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用于技术经济专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培养教学的系列教材。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技术经济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影响了社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当前,学科建设及其理论创新已经成为技术经济学学科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