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8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海德格尔提出理解的本体论意义后 ,整个解释学领域便掀起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其后学伽达默尔步其后尘 ,坚持并发展了本体的理解观、随着其代表作《真理与方法》在 196 0年问世 ,哲学解释学正式成为一个独立流派。在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中 ,他把理解看成人存在的最基本的模式 ,通过理解的种种分析和研究 ,来论述作为此在的人在传统 ,历史和世界中的经验以及人的语言本性 ,最终达到世界、历史和人生的正确解释。本文笔者就理解的本体性、历史性、语言性、相对性及融合性来作一个述评。一 理解的本体性伽达默尔认为解释学表面上看似乎是…  相似文献   
2.
经济体制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创新是增强国有企业活力的内生动力;科技创新是国有企业发展的首要动力;结构调整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主攻方向;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国有企业发展的原生动力,绿色发展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方向。  相似文献   
3.
4.
对本校低年级大学生进行的随机问卷调查,不仅清晰地展现出低年级大学生较强的孤独、茫然无助与精神压力较大之心理状况,亦可窥视出其心理问题的主要根源,即在高压与外在诱惑条件下的自我迷失。为了有效地预防与排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应着重从破妄归真、重回自我的基点上,全方位、多渠道地帮助学生破除妄念的干扰,重新认识自我,使其回归健康快乐的本真状态。  相似文献   
5.
康德从考察知识的构成出发,揭示了传统形而上学总体观陷入困境的根源在于其独断论的思维模式,进而摧毁了传统形而上学试图建构一种绝对总体的逻辑幻相。同时,他在现象与自在之物二分的基础上,提出了理性的范导性总体。这种范导性总体在实践理性的道德世界、反思判断力的目的论以及历史理性方面,起着引导和调节人类行为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习根 《社科纵横》2014,(3):128-132
霍克海默开创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总体观的先河,他试图借助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方法来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的不公正现实,由此实现人类的自由和解放。他把精神分析方法融入社会批判,从心理学角度来揭示现代社会异化的根源,由此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总体观。他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对启蒙运动进行批判,认为启蒙本质上就是一个悖论,启蒙的过程就是理性异化为新神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哲学王"是柏拉图的一个重要思想,人们往往只是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它,由此形成了各种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理解。通过阅读《理想国》的文本探讨"哲学王"的真正含义,可知"哲学王"就是拥有真理性知识之王,也是一种集理论智慧和实践智慧于一身的理想人格。这是一种理想的乌托邦,它对我国社会政治制度的建构具有范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习根 《社科纵横》2012,(6):120-122,126
全面发展作为人类生存的理想,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目标。柏拉图运用理念论设计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拉伯雷把这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理解为尽善尽美的人,近代启蒙运动把这种全面发展的人理解为一种理性的人,马克思把这种全面发展的人理解为克服了异化的、个性自由的人。全面发展的人格理想是理论思维的产物,这是一个调节性的理念。它为人类实践提供的仅仅是一个发展方向而不是具体的模型。  相似文献   
9.
哈贝马斯深受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总体观的影响,但不满其乌托邦色彩.他认为交往理性是重建马克思主义总体观的有效工具,是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基础.他广泛吸取了精神分析哲学、语言哲学、社会学等思想资源来构筑自己的交往理性总体,试图将总体建构成一个经验的概念.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总体理论最终依然无法企及人类自由的终极价值,它只是一个调整理论.  相似文献   
10.
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这种动力只是一种原动力而不是现实的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等于科技决定论,科学技术合理的价值取向是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