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7篇
综合类   4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的系统化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持续性的系统过程,它从目标设定出发,依次经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实施控制等阶段,从而有效地管理风险,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为了保证风险管理系统的持续有效,必须对其各个要素进行监督,以发现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从而加以改进,因此,监督与学习也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3.
文章利用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7—2015年数据,检验了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以下简称“非标意见”)对公司投资规模和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就投资规模而言,非标意见会导致公司投资规模显著降低;就投资效率而言,非标意见可以抑制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从而提高投资效率,但其也会加剧投资不足从而降低投资效率。因此,非标意见对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的影响是不同的。进一步研究表明,非标意见对投资的影响与公司产权性质、所在地区金融环境、融资约束有关。并且,非标意见对投资的影响具有长期性;此外,不同类型的非标意见对投资的影响是有差异的。其中,无法表示意见对投资的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价值取向在政府绩效评价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将直接影响到具体评价指标的构建、评价结果的形成与运用。“维护和增进公众利益”是政府对公众的公共受托责任的核心要求,应当作为政府绩效评价的基本价值取向,而增长、公平、民主、稳定则是这一基本价值取向的具体表现,应当作为政府绩效评价的四个具体价值取向。此外,在政府绩效评价过程中,应当辩证地看待和处理好增长与公平、民主与稳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财政透明度问题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财政透明度的核心是公众能够及时、充分地获取政府的财政信息,以正确评价政府公共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提高财政透明度,对于强化政府公共受托责任,降低政府代理成本,以及减少腐败,建立高效的治理政府,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财政透明度与IMF财政透明度基本要求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为此,应当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包括构建政府财务报告体系)并建立相关的质量保证机制,以提高财政透明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中国2005-2009年间的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案为对象,利用参与合并的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上市公司客户的数据,同时从横向和纵向的角度考察了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以操控性应计的绝对值度量)的影响.结果发现,从横向来看,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之后,近两年内参与合并的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显著低于未发生合并的事务所;而从纵向来看,参与合并的事务所的审计质量也显著低于合并之前.因此,尽管合并意味着相关事务所规模的快速提高,但这非但没有导致审计质量的提高,反而导致审计质量的下降.其原因部分可归结于我国事务所合并很大程度上是行政力量推动的结果以及合并初期不同事务所之间的内部摩擦.  相似文献   
7.
刘笑霞 《统计与决策》2006,(11):120-121
西方国家在降低税收成本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长期以来,我国的税收工作忽略了对税收成本的考虑,导致税收成本过高.为了提高征税效率,降低畸高的税收成本,实现税收成本最优化,必须要对相关的税制和征管进行改革.本文拟对我国税收成本过高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完善税制、提高税收效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CGSS调查数据度量客户所在地区的社会信任水平,进而考察其对审计师决策的影响。文章首先分别考察了社会信任水平与审计定价、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倾向、审计师变更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公司所在地区的社会信任水平与审计定价、审计师变更均呈显著负向关系,表明审计师会对位于高社会信任地区的客户收取更低的审计费用、审计契约更为稳定,但社会信任与审计师出具非标意见的倾向之间没有显著关联。有序Logistic检验结果表明,在审计定价和审计师变更决策之间,审计师存在优先选择次序:对于低社会信任地区客户,他们会优先通过提高审计收费的手段来控制相关风险。只有在风险超出其承受力、不能通过提高审计费用来控制时,才会放弃客户。此外,文章还发现,地区法治水平能够缓解社会信任对审计师决策的影响。这一研究有助于加深社会信任与审计师决策之间关系的理解,并有助于理解审计师的风险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9.
现有文献中对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相关研究存在机会主义和信号传递两种不同的假说。文章利用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7-2018年数据,考察了真实盈余管理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真实盈余管理与债务融资成本呈显著正向关系,这表明管理层通过真实盈余管理提高当期会计盈余并不会帮助企业以较低的成本获取债务资本,反而会导致债务融资成本上升。因此,债权人会对较高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予以惩罚——对这些企业索取更高的补偿。进一步研究发现,真实盈余管理会对以后期间的公司价值和经营绩效产生显著负面影响。因此,真实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以牺牲企业未来的发展来满足短期财务目标的短视化行为,而债权人会对这一行为作出负面反应。上述结果表明,机会主义假说更能解释管理层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并且,债权人能够识破管理层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文章还发现,真实盈余管理对债务成本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持续性,真实盈余管理对债务成本的正向作用仅存在于非“十大”审计的公司中及企业家诚信水平较低地区,且这一作用在融资约束程度高的公司中更为明显。本研究可以从债务成本的角度提供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经济后果的经验证据,从而扩展会计信息与融资成本之间关系的...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