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7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多重制度逻辑情境下,企业和工会通过整合双方目标和力量形成了逻辑关联与制衡,使得企业—工会伙伴关系呈现"矛盾中的平衡"的特征.基于"分类—注意力"的运行逻辑,企业和工会在企业利益导向、工会地位导向和关系协调导向下进行互动与融合,并建立起优势互补、动态制约的新的有机整体,从而实现合作共赢.企业和工会通过愿景共建、双向沟通进行多重制度逻辑的整合,并通过监督约束、协商谈判机制进行动态适应,进而实现企业—工会伙伴关系的持续价值增益和惯例更新.为构建灵活、动态和高效的企业—工会伙伴关系,政府应引导和塑造企业—工会伙伴关系建设的共同愿景,赋予企业和工会等主体更充分的政策空间和制度弹性;企业主动认同和接纳工会,并为工会参与企业管理提供行动配合和资源支持;工会与企业、员工等不同主体进行互动时应进行整体利益的协调,寻求利益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2.
3.
构建以知识共享和团队创新氛围为中介变量的科研团队信任对团队创新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以89个科研团队中的545名科研人员为研究样本,利用多层线性回归方法对相关假设进行检验。研究发现:科研团队信任能够显著影响团队整体的创新绩效,且知识共享和团队创新氛围在科研团队信任与团队创新绩效间起中介作用。这表明科研团队管理者应当积极关注团队内部科研人员之间的人际互动因素,重视营造和谐、信任的团队创新氛围,实现团队的知识共享,进而促进整个科研团队的创新绩效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4.
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取得持续竞争优势之根源.长期以来,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我国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在对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知名企业的先进经验,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文化的构建、核心技术的培植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等四个方面对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作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5.
基于工作要求-资源理论,以346个企业员工为调研对象,探究和检验了企业-工会耦合关系归因对员工适应性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企业-工会耦合关系的不同归因对员工适应性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企业-工会耦合关系的绩效提升归因会对员工适应性绩效产生显著负向影响,而企业-工会耦合关系的福祉实现归因则有助于提高员工适应性绩效;工作紧张感在企业-工会耦合关系绩效提升归因与员工适应性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而在企业-工会耦合关系福祉实现归因与员工适应性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未得到验证;此外,工作自主性在不同的企业-工会耦合关系归因与员工适应性绩效之间均起到中介作用,即企业-工会耦合关系的绩效提升归因能通过抑制员工工作自主性进而降低员工适应性绩效水平,而企业-工会耦合关系的福祉提升归因会通过增强员工的工作自主性进而提高员工适应性绩效。  相似文献   
6.
立足中国工会改革实践,通过采集1949~2020年间《人民日报》的工会新闻报道和相关期刊文献,采用扎根理论方法提炼出中国工会的制度逻辑构成,并从制度逻辑的互动和演化来剖析中国工会改革过程中的本土特征和内在运行规律。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工会具有社会治理逻辑、员工服务逻辑和企业管理逻辑三重逻辑,且其在目标导向、行动基础、合法性和人性假设上存在差异;社会治理逻辑、员工服务逻辑和企业管理逻辑贯穿中国工会改革的全过程,共同推动工会改革历经社会治理逻辑的主导→社会治理逻辑与员工服务逻辑的竞争→三重制度逻辑的平衡融合3个阶段,且呈现出复杂性、动态性的演化特征;中国工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存在制度惯性的约束,导致其内部逻辑的演变始终滞后于外部制度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7.
员工韧性是近年来组织管理学界日益关注的研究话题。已有研究发现,积极的领导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能够通过改善员工的工作感受来提升员工韧性,但在面临内外部环境变化或危机时,这些企业主导的管理手段能否持续保护员工的利益需求,进而提高其应对危机的能力越来越受到质疑和挑战。作为协调劳资关系、增进员工福祉的手段,工会关怀能够满足员工对于更为人性化的工作的愿望,帮助员工改善身心健康和工作体验,对员工韧性具有增益作用。基于资源车队通道效应,构建以类亲情交换关系和情绪能量为中介、以环境不确定性为调节的被调节的双中介模型,以揭示工会关怀对员工韧性的作用机理。利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395份企业工会成员数据和43份人力资源部门管理者或工会工作人员数据,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层级回归分析和bootstrap法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工会关怀通过表征关系资源通道的类亲情交换关系和情绪资源通道的情绪能量对员工韧性产生影响,且类亲情交换关系在其中具有更强的解释力,表明工会关怀在实践中更侧重于协调和稳定劳资关系,而在影响员工工作心理和情绪状态方面仍缺乏足够的影响力。(2)环境不确定性对工会关怀与员工韧性之...  相似文献   
8.
9.
由于中国工会职能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工会职能存在差异,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工会实践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结论不能完全适用于中国。在对国内外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通过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探索性地构建中国情境下以消极劳资关系氛围和积极劳资关系氛围为中介变量的工会实践对企业绩效影响概念模型,重点对工会实践的维度和企业绩效影响的机理展开分析,以433名非国有企业的员工为研究样本,运用SPSS和AMOS对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工会实践的参与职能、教育职能和维护职能与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且参与职能和教育职能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比维护职能更显著,建设职能与企业绩效无显著相关关系;工会实践与积极劳资关系氛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消极劳资关系氛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积极劳资关系氛围与企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消极劳资关系氛围与企业绩效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积极劳资关系氛围和消极劳资关系氛围在工会实践与企业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不仅可以指导中国社会经济转型条件下企业与工会关系的建设实践,而且对中国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氛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可持续发展受经济、资源、环境、人口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具有不可确定性,且诸因素相互耦联、具有不易量化的特点。笔者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为基础构建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应用模糊数学中综合判断方法,对苏南城市可持续发展进行整体的分析和综合评判,并运用“最大隶属度”原则,评价出苏南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强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