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3 毫秒
1
1.
婚姻家庭本质上是个人的私域领域,然而,由于涉关社会秩序稳定、充当社会"缓冲阀",又被纳入到公共领域。婚姻家庭在公共领域中体现为国家与政府的公共政策,具有公共政策过程的一般特征,可采用"输入—输出"分析。在输入端,近代以来的多元化价值观在社会中的广泛传播,致使婚姻家庭在公共政策输入时有所异化。在输出端,现实中的婚姻家庭异化为"假结(离)婚"、"巨婴"、"啃老"、"婚姻不忠诚"、"昂贵彩礼(嫁妆)"、"婚姻仪式杂乱"等问题。婚姻家庭公共政策的根本问题在于"输入—输出"中社会公众对婚姻家庭公共政策的有限度参与导致的。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转型背景下,婚姻家庭向往自由人际关系,意味着国家的适当介入可有效促使婚姻家庭公共政策改进。  相似文献   
2.
信息时代催生了社区治理创新,通过比较无锡金星街道朗诗社区和合肥滨湖世纪社区的创新案例,推断"互联网+"社区治理创新的基本规律。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社区治理参与主体、信息获取方式、信息泄露等问题都会直接影响社区治理创新的效果,甚至还会导致伪创新现象。解决对策是建立多元化信息平台、强化技术监控,引入第三方技术、加强人员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3.
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是一种旨在提高行政效率、扩大公民参与的政府制度创新活动。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具有政府制度创新的基本内涵,包括了体制与机制之间的关系协调、防范"悬浮式"改革问题及注重公众参与作用等。推进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应加强行政权力的集中整合,建构行政服务局,扩大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4.
熟人社会实际是由人们基于身份认同而具有共同利益基础的单元结构集合,它具有四大基本特征,其内在的道德框架是熟人社会秩序自我维稳的重要能量源。但是,随着现代化的进展,熟人社会作为传统事物在现实中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并且不同类型熟人社会的邻里互助、集体行动及道德维系等基本功能逐渐退化,其本身也由此发生了异化:道德滑坡、社会失信等现象层出不穷。在和谐社会的建构中,传统的熟人社会将得到升级改造。  相似文献   
5.
派系政治的成因主要有经济利益、身份政治、文化传统及正式制度的非兼容性等四大方面.归根结底,派系政治问题的关键在于它的利益基础的性质归属 欲将派系政治合理改造并制度化,应当处理好评判标准与利益基础两组变量之间的平衡关系,使派系政治在法治框架内呈现有序竞争状态,杂而不乱,人们的趋利性得到有效的疏导.如果能够有效地对派系政治的利益基础进行制度化调适,就能够解决这一历代犯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懒庸顽劣是“为官不为”现象的集中体现,导致了怠政、懒政、误政等问题。近些年来,尽管国家反腐败的力度日益加大,社会中腐败的势头得到了有力地抑制,但是,这种“为官不为”现象却并未因此消失。从学理上来分析,“为官不为”现象是一种制度性的结果,与政绩考核的制度设计、反腐败的广度及传统政治文化的路径依赖具有密切的关联,这也构成了其产生的逻辑机理。如将个人政绩考核与集体政绩考核辩证统一起来,在加大反腐力度的同时拓宽反腐的广度,与此同时继续开创出全新的现代政治文化,这样才可有效地消除当前存在的“为官不为”现象。  相似文献   
7.
官僚制作为一种西方近代的政治制度设计,基本目标是协助国家进行有效的政治统治进而实现合法性的提升,所以,这种规则体系本身就是一系列的可以确保整个官僚体系的运作处于一种可控状态的理性设计。从理论上来看,目前存在马克斯·韦伯的理想官僚模型和公共选择学派的博弈决策模型,前者更强调法治的价值导向,后者更关注现实中官僚的行动选择,二者在某种程度上将价值和行动割裂开来,所以这两种理论存在国别和时空上的缺陷。基于此,可以官僚体系的“价值—行动”模型为分析框架,弥补上述两大西方理论模型的解释困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