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鉴于我国多数企业的创新活力不足,本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分别对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战略的理论进行探索,对创新中的资源禀赋、创新动力源、创新能力、创新行为与创新绩效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探究.此外,在问题导向的思路下,本文从理论溯源出发,探索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双核模型:创新能力体系和创新动力体系(及其相关的六个子系统).  相似文献   
2.
智慧城市的愿景与架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着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城市未发展成为可自我调节并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因此,未来城市发展必须走多种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道路.智慧城市的概念由此起源.国内外政府都在积极参与智慧城市建设,但是尚缺乏智慧城市愿景、架构和模型的系统性思考,这阻碍了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亟需根据我国国情对其进行深入研究.首先,业界和学界对智慧城市愿景缺乏深入研究和共识.从根本上讲,智慧城市愿景是指引智慧城市建设的根本前提,它决定了智慧城市的愿景和战略目标,进而影响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人力安排与资源配置行为.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智慧城市的研究的成果,以及走访国内部分省市所获得的调研资料,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智慧城市愿景和战略目标,即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以满足居民生活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其次,学界缺乏对于符合中国国情的智慧城市架构的论述与阐明.实际上,构建有效的智慧城市架构是实现智慧城市愿景的基础.有效的智慧城市架构有助于提高城市居民的创造力,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发能力,将城市打造为学习和创新的沃土,实现智慧城市愿景.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国外文献整理和中国情况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智慧城市建设的“三层四柱”架构.最后,现有研究在智慧城市建模方面存在缺口.实际上,智慧城市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了更好地理解系统结构和特征,需要建模进行分析,从而理清和量化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涉及关键要素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为实践提供工具.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可供未来研究不断探索的模型.综上所述,本文针对现有研究缺乏智慧城市愿景、架构和模型的系统性思考,阻碍了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问题,通过多来源数据(国外资料、国内省市调研和资料收集)相结合以助质性分析的方法,识别了智慧城市的愿景、架构与模型.一方面,弥补了现有智慧城市战略研究较少且不系统的问题,有助于对智慧城市建设的研究,本文2012年在中国工程院二次会议上宣讲,得到与会中外代表的赞许.;另一方面,对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方向上的指引和战略结构上的建议,有助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