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8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5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股票期权激励和受限制性股票报酬是目前世界上常用的长期激励报酬形式,而企业经理却认为传统上使用的B-S公式对股票期权的估价"太高",相对于"价值相同"的受限制性股票,经理更愿意接受受限制性股票.我们通过经理获得这两种报酬的效用模型的比较,分析了风险厌恶型经理对股权报酬以及受限制性股票的估价,并进一步估计了企业向经理提供股权报酬的绝对损失.从而解释为什么经理股票期权的激励效果不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孔峰  鞠鹏  武晓娟 《经营管理者》2009,(20):210-210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投资项目的增多,各种各样的投资还在不断地扩大,这些都急需采用先进的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方法去管理好项目的工程造价,以便全面提高我国的投资和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因此,深入探讨我国建设工程造价改革的必然趋势成为我们的重点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3.
经理行为与企业业绩关系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经理报酬激励的文献中 ,经常提到要避免经理的短期行为、激励经理付出长期努力来增强企业的长期竞争力。但将其以模型的形式表述并加以分析的文献却很少 ,有的文献提出的模型形式也较为复杂。本文在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 ,通过研究经理的努力选择对于企业业绩的影响问题 ,按照经理行为性质不同 ,重新提出了一种既简单又实用的经理行为与企业业绩的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4.
针对城市电网规划各方案的决策问题,决策者通常要面临从多个建设方案中选择一个从成本效益都适合当地的艰难选择,这种决策问题大都属于多因素决策问题,其解决的关键在于如何在一系列非劣方案中确定最优方案。本文介绍了基于集对分析法的电网规划方案决策,及其在某小区电网规划方案综合评判中应用的过程,为城市电网规划决策综合评判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不仅是传播文化的工具、培养技能的手段,同时也是关系到文化思潮、意识形态等政治领域的重要因素。随着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教育主权作为国家主权的一部分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教育主权的内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主权,在教育服务贸易蓬勃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育主权不可分割的绝对论受到了挑战。适度的让渡教育主权,是为了更好地参与到教育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中,也是对国家教育主权的维护。  相似文献   
6.
经理股权激励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国际理论界对经理股权激励的研究成果 ,并对其中的部分观点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7.
孔峰  张睿  吴甜 《中国管理科学》2018,26(11):145-152
本文发现在GPRs搭接网络传统算法中,针对某些可分解的关键工序,通过工序的分解会产生分解悖论和咖啡时间悖论。通过对这些悖论现象的分析研究,发现其存在帕累托改进。对此,提出了两个分解优化定理及网络的分解优化方法,使网络的总工期和总时差的分布都得到了优化,为项目WBS和资源优化提供了更科学的,更充足的条件。并将该分解优化定理同流水作业原理相结合,用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可操作性,为流水作业中施工段的划分提供了科学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8.
农村宅基地是农村居民的住宅用地,是广大农民的最基本生活资料。农村宅基地的法律制度是关系广大农民生存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的基本制度。通过分析流转制度的缺陷可见,完善我国现行农村宅基地的流转法律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孔峰  张微 《中国管理科学》2014,22(9):133-140
本文在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以委托人的目标(企业长期业绩的最大化)为立足点,研究国企经理人的各种行为特征和长期激励的最优组合,建立了国企经理人双重声誉激励和股票期权激励的组合模型。本文充分结合了我国国企经理人的特点,把政治声誉模型化,在股票期权报酬形式下,研究了双重声誉(政治声誉和市场声誉)对经理人的长期激励效果,即经理人声誉影响系数最优水平和分享利润比例最优水平。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经理人的行为选择特征、最优激励程度以及声誉影响系数的影响因素,为经理人的长期激励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浅析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法律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目前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界定为公益事业的立法现状,结合WTO教育服务贸易性质和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现实情况,提出应当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法律性质进行客观认定,以规范营利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经营行为,促进我国教育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