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4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4年是秋阳·创巴活佛圆寂二十七周年。他是二十世纪以来将藏传佛教佛法传播至西方世界的开拓性重要人物。他非凡的人生经历和佛法教导内容,至今仍在塑造并影响藏传佛教全球化的发展传播。  相似文献   
2.
清末川边战事近年来成为康藏研究中透视近代边疆社会变迁和帝国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的一个焦点,本文围绕清末一系列针对康区寺院(巴塘丁林寺、乡城桑披寺、盐井腊翁寺)的战事展开讨论,对清朝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治边方略以及康巴地方实力派(寺院、土司)在战术上的回应加以分析。清末川边军事化的过程对后来康区政局的改变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改土归流等边疆整合措施作了铺垫。与此同时,川边军事化也引发了四川经济和军事体制的改革,认识清末康区的现代性变革,也应关注四川省政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松潘边城地处中国西北川、青、甘交界地带,其自然资源丰富,族群交汇,跨区域贸易十分兴盛,特别是1900年至1937年间的边茶贸易及1937年至1950年间的鸦片贸易。通过1900年至1950年间茶叶与鸦片在国家内陆与边疆的关内/口外及河谷/草地间的双向流动,展示了近代中国转型时期国家政治势力深入松潘地方社会,以及通过地方社会的公共空间及个人微观生活的发展变化展现地方文化变迁及其地区文化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4.
引言日喀则市、乃东县、林周县冬小麦万亩千斤试验示范是西藏自治区科委 1997~ 1999年重点科研攻关课题 ,也是区科委为落实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而提出的到本世纪末西藏粮食产量达到 10 0万吨 ,使多数农牧民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的一部分。自治区农科所与林周县技术部门组成了项目实施小组 ,在广大科技人员艰苦奋斗和项目区农民参与下 ,研究课题取得了圆满成功。 1998年 8月 10日经自治区科委组织的专家组对《林周县冬小麦万亩千斤试验示范》10 0 0 6 2 2亩项目田 9片 5 4个点测产验收 ,实际产量为亩产 10 77 6斤 ,新增产量 310万斤…  相似文献   
5.
青藏铁路通车对西藏传统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为西藏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青藏铁路通车在加快西藏传统文化发展的同时,也对其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值得我们注意;针对青藏铁路通车对西藏传统文化已经或有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务必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保护其优秀传统文化,使青藏铁路成为传播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使者",或者使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6.
西藏传统饮食缘于西藏独特的地理区位与自然资源,缘于藏民族在宗教信仰与文化禁忌心理作用下对于自然物的多样性分类区别,缘于与周边区域民族间的经济贸易交往与文化互动。作为文化生活的西藏日常饮食并不是简单满足生理需求的过程,它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权力、经济交换、社会阶层、文化信仰与宗教禁忌等深层次的文化意义。现代西藏饮食文化的历史过程,是全球化时期文化多样性的地方发展结果,是族群差异生成与认同的外部表现,是地方文化在历史建构过程中的文化生成与更新。是全球化时期大众文化、精英文化、旅游文化、商业传媒等“市场化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青藏铁路这一现代化交通工具恰是影响西藏饮食文化习俗变革的重要“推手”之一。  相似文献   
7.
19世纪上半叶,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的传教士为到达拉萨使西藏的民众皈依天主教,成为首批进驻汉藏边缘滇西北一带的西方人.1854年,罗勒拿(Charles Renou)以"汉商"的名义,在紧邻云南北部边境的西藏察瓦龙境内的崩卡谷地主持传道,对当地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着重讨论了当地民众对法国传教士及新宗教的反应,揭示了滇西北边地复杂的族群关系、地方政治、经济和宗教形势.  相似文献   
8.
杨公卫 《民族学刊》2016,7(2):85-87,127-128
武内绍人(Tsuguhito Takeuchi)专著《中亚出土古藏文契约研究》出版发行以来,在国际敦煌西域学界引起广泛反响.这部著作对于中亚古藏文契约进行全面收集整理并进行研究释读,其中对于古藏文契约种类格式的研究成果突出.武内绍人还根据契约内容格式努力还原吐蕃统治敦煌西域时期当时的历史文化“语境”.这些对于敦煌西域研究的学术研究方法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此外,西域丝路的“古代契约”精神对于现代中国诚信社会与法制人文建设也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明的比较     
文明的探索是人类学创建以来经久不息的课题,也是21世纪全球化浪潮中国际政治与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一个广泛讨论的问题.本文从中华文明与非洲文明的比较中,以经典和宏观的人类学知识,讨论了文明现在中国与非洲的异同,尤其是亲属制与祖先崇拜对于跨区域文明的构建作用,以及中华文明中内在的身体与自我修行的观念与实践的相关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近年来中国边疆与族群研究中的偏重国家与地方精英的二元取向,本文强调汉藏边缘的地方能动性,不仅从边疆的一般性与汉藏边缘的特殊性来揭示族群交汇的特征,也对清末针对少数民族和与少数民族交往的相关政策中的语汇进行分析;在方法上,本文借用"藏彝走廊"的概念探讨西南边疆的族群互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