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南街村经验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街村经验的思考邓英淘,苗壮,崔之元一.南街的奇迹南街村是我国当代农村社会中最耀眼的“明星村”之一。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该村非农产业飞速增长,合资企业逐步发展,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广泛运用,竞争意识、效益观念和创新精神深入人心。在改革开...  相似文献   
2.
“混合宪法”与对中国政治的三层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试图提供一个分析中国政治的新视角。这一新的视角可称为“三层”分析,与时下流行的“国家/市民社会”的“两层”分析相对而言。所谓“三层”,即“上层”(中央政府)、“中层”(地方政府和新兴资本大户)和“下层”(广大挣工资谋生的老百姓)。这一划分,也可算作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一人”(one)、“少数”(few)和“多数”(many)三分法的现代版。以唐代柳宗元“封建论”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政治智慧,对于“皇帝”、“地方官员和大户”与广大小农三者的关系,颇多精辟考虑。柳宗元已认识到,皇帝只有联系和依靠…  相似文献   
3.
为了在新时期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文试图提出和论证如下两个观点:1、历史唯物主义才是马克思哲学的实质和主题;2、历史唯物主义就是人的实践论。  相似文献   
4.
当前的科索沃危机,是前南斯拉夫解体危机的延续和最新表现。因此,分析科索沃问题及其对今后国际关系走向的影响,不能不深入研究南斯拉夫解体过程。本文将着重探讨“民族自决权”问题,因为前南斯拉夫内外政治势力均以“民族自决权”为南斯拉夫解体的依据;同时,“民族自决权”这一概念的理论演变(即从强调“对外自决”转到强调“对内自决”),为北约国家提出“人权高于主权”论奠定了基础。在展开论述之前,我先回应一种可能的意见。这种意见认为,在“强权即公理”的时代,认真对待民族自决权、人权和主权等理论问题,未免过于学究气…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西方针对社会科学而创立的“科学哲学”中,以柯恩(英国牛津大学哲学教授)、埃尔斯特(挪威奥斯陆大学社会研究所教授)和罗墨(美国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为主要代表,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学派。尽管他们之间在具体观点上差别很大,但他们都共同强调社会科学研究需要寻求微观基础(或称“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强调马克思主义应与当代的先进科学方法(如博弈论和数理逻辑)相结合。从1985年开始,他们一起主编了《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理论的研究》丛书,由剑桥大学出版。1986年,他们三人的论文合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丛书之一问世。尽管“分析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6.
一、“第三次浪潮” 本质——“信息智力社会” 近半年多来,“第三次浪潮”的思想激荡在许多中国人的心中。人们深切感受到了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紧迫性,更加强了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7.
《1844年哲学手稿》是闪耀着实践观光辉的马克思哲学的奠基文献,这一点已日益为人们所认识。我认为,实践观是充满现代化精神与活力的马克思哲学的实质,不能脱离人的能动实践凭空构想不着边际的自然观,自然观和认识论都要以实践论为基础。因此,合理解释众说纷纭的《1844年哲学手稿》中的实践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代对实践观做出深化发展的学者应首推“发生认识论”创始人、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他说:“马克思曾经充分地强调行动(或实践)的作用,他曾十分正确地把知觉本身当做感觉器官的一种‘活动’”。皮亚杰这里所指的就是马克思批判费包巴哈只懂得“感性的对象”而不懂得“感性的活动”的那段话。他还进一步把实践活动阐述为一个双重性建构的过程,即“外化”和“内化”:“循着由外部和内部的两个互补的方向发展,对主客体的任何妥当的详细说明正是依赖于中介物的这种双重的逐步建构。”  相似文献   
8.
列宁曾把马克思主义比喻为一块完整的钢板。黑格尔说:“哲学若没有系统,绝不能成为科学。”他又说:“真理是全体。但全体只是通过自身发展而达于完满的那种本质。”但是,时下流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完全没有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逻辑和各部分的合理关系,甚至随意安排教学次序,使这块“钢板”支离破碎。这是造成不少当代青年不把马克思主义当一门科学看待的原因之一。(主要原因自然是十年动乱中“以假乱真”的后遗症。)时下教科书遗漏了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容纳了一些并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还是黑格尔说得好:“熟知的东西所以不是真正知道了的东西。正因为它是熟知的。”今天,让我们把“熟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对象,进行一次再探讨吧。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Noether型定理、泛系分析、模糊数学、组合数学、科学史例,对“可逆性”、“守恒性”、“组合性”等“发生认识论”的重要概念进行了研究。作者认为,皮亚杰的“发生认识伦”,强调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能动性,这实际上是从微观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支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