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政府干预、政府目标与国有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于国内企业过度投资的研究,目前均是从经理私人利益、管理者过度自信、管理者背景等角度展开的,这些研究没有考虑我国特有的制度背景对上市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一些研究表明,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更可能从事过度投资行为.遗憾的是,这些文献并没有表明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原因,可能的解释是国有上市公司的代理问题更严重.本文认为,国有企业过度投资并不一定是由代理问题引起的,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能够帮助政府实现一些目标.如就业、税收等.基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数据,本文研究表明,国有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是由政府将其公共目标.如就业、税收等内部化到其控制的企业的结果.另外,回归结果也显示,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并没有表现出自由现金流假说的投资一现金流的敏感性,债务也没有起到约束过度投资行为的作用,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国有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不一定因为代理问题引起的.  相似文献   
2.
张洪辉  王宗军 《管理学报》2011,8(8):1230-1237
运用1999~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的不平衡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公司的债务保守行为与公司未来的资本投资显著相关;公司的债务保守行为与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不存在显著性相关。同时,股利分配会促进公司的资本投资;公司规模对公司的投资具有正面作用。这些都表明公司债务保守的目的是为了未来的资本投资,而并非由产品市场竞争所导致。  相似文献   
3.
国内对于财务保守行为的研究,均是从产品市场竞争角度展开的。然而,这些研究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公司的财务保守目的,是给公司提供一定程度的财务灵活性,便于公司在未来使用这种灵活性。当公司遇到有利的投资机会时,具有这种灵活性的公司能够抓住有利的投资机会,进行资本投资。运用1999-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的不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论表明:公司的财务保守行为与公司未来的投资机会高度显著相关;公司的财务保守行为与公司未来的资本投资高度显著相关。同时,动态面板回归结果也显示,公司的财务保守行为和公司的投资支出都具有时间连续性,与其滞后项高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现金能否作为保障技术创新投入的资金来源颇受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本文以2007-2013年沪深两市的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OLS和固定效应模型,对上市公司现金持有、超额现金持有与技术创新投入关系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投入和现金持有以及超额现金持有呈正比,说明我国上市公司会提高自身的现金持有以应对技术创新的需要。进一步区分公司所面临的融资风险后,发现我国的民营上市公司、融资约束上市公司以及债务期限结构较短的公司技术创新投入和现金持有、超额现金持有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5.
产品异质性、成本差异与不完全议价能力企业技术许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包含产品异质性、研发溢出、企业吸收能力、创新规模、创新后企业间成本差异以及创新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等现有文献中多数可量化参数的多阶段博弈模型,力图统一关于创新企业技术许可而出现的多样性结论.研究结论表明:1)当创新后企业间成本差异足够大时,创新企业存在垄断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可能被产品间足够大的异质程度所打破;2)创新企业讨价还价能力的作用不仅在于"数量"(许可得益大小)上的获得,更在于"质量"(许可方式)上的选择.3)R&D溢出、吸收能力以及创新规模通过对创新后企业间的成本差异起作用,间接地对企业的技术许可行为产生影响;4)创新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并非在所有由成本差异和产品替代程度所构成的区域内都对技术许可方式的选择产生影响.在创新后企业间成本差异较小时,不管创新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和企业间产品替代程度如何,产量提成许可总是最优;而在成本差异和产品替代程度都较大时,固定费许可最优.但在某些特定的区域内,最优的技术许可方式随着创新企业讨价还价能力的增强从产量提成许可转向固定费许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