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1.
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大背景下,各国(或地区)的定期财务报告披露却遵循着各不相同的披露制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合并财务报表已逐渐取代母公司财务报表,成为投资者、公司管理层和监管者关注的重点.制度安排上的多样性凸显了各国经济社会环境对会计的影响,同时也引发了各国(或地区)对现行财务报告披露制度安排的思考.在对国内外现有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通过对合并财务报表与母公司财务报表之间差异的比较研究、双重披露制下合并财务报袁与母公司财务报表的有用性研究、财务报告目标与财务报告披露制度等三个方面的探讨,发现合并财务报表与母公司财务报表双重信息披露的研究,仍有待于从报告主体多重化的角度对现行财务报告目标进行改进,对合并财务报表与母公司财务报表之间的分工与协作进行更广泛的研究,以提高双重信息披露整体有用性.  相似文献   
2.
由于所得税会计制度与所得税法规的协作问题,所得税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以价值相关性为基准,从所得税会计方法、递延税项和所得税费用三个视角梳理国内外已有的相关实证研究,表明现有所得税会计信息,包括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费用信息都提供了投资者决策相关的信息。因此,在评价已有研究在研究视角、理论基础和结论稳健性等方面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所得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银行业监管机构、税务机关和会计立法机构围绕贷款损失准备的监管规则问题一直存有争议,这导致实务操作者产生困惑。此种困境乃是我国会计及金融法规与国际接轨的必然结果。美国金融市场上证券监管机构与银行业监管机构近二十年的权力斗争导致这一问题沉疴多年:一方面,会计规则定位失当,以致财务会计报告缺乏公益性和公信力;另一方面,银行监管规则过分依附于会计规则,使得监管报告与财务会计报告不恰当地合二为一。这两重因素的叠加,导致关于银行拨备的争论愈演愈烈。严格界定会计规则和金融监管规则并分别予以改进,是完善会计法规和改进银行监管的治本之策。借鉴域外经验存有潜在风险,我国会计与金融法规必须以体现本土价值观的、科学的会计理论和金融监管理论为立法理念,唯有如此,方能真正对规范经济秩序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战略选择弹性与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已有的研究认为,在动态的经营环境中,公司持有的备用资源能使该公司的未来战略选择弹性更大,从而可以提高其业绩。而业绩较差的公司持有的备用资源较少,其战略选择弹性也较小,因而会对这些公司的业绩造成负面影响。本文认为,对亏损①和非亏损公司而言,由于其持有的备用资源水平不同,战略选择弹性也会不同,进而会对其业绩造成不同的影响。基于这一观点,本文对我国亏损和非亏损上市公司备用资源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股权激励办法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出现了公司高管认为行权后的税收负担偏重、纳税期限较为紧迫等问题。理论分析表明,现行股权激励办法与财税管理细则存在不一致,这种高管自身现金流入与纳税现金流出时点的不匹配可能会影响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基于股权激励实践现状,以2010—2018年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税收待遇对公司高管的盈余管理动机和股票减持行为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公司高管的盈余管理行为主要受到股权激励强度和个人所得税税负这两个因素的影响:给定相同的股权激励强度,公司高管的预期税负越高,其使用盈余管理规避个人所得税税负的金额可能就越多,公司高管在解锁日面临的应纳税额越高,其在解锁日后6个月内减持股票的金额可能就越多;给定相同的应纳税额,税收征管强度越高,高管减持股票的金额可能就越多。建议在股权激励办法及配套措施中规定,对经税务局核实确有纳税困难的公司高管适当延长纳税期限,或者将目前高管出售股票时只征收资本利得税的办法改为根据持有股票的时间长短征收不同的税(即短期征收个人所得税,长期征收资本利得税),以此来遏制公司高管提前套现离场的倾向。  相似文献   
6.
亏损上市公司往往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来改善其经营业绩,选择有效的措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对于亟待改善经营状况的亏损公司来说是很重要的。本文在对上市公司常用的经营业绩改善措施进行定义的基础上,统计1999~2002年间我国初次亏损的上市公司常用的一些经营业绩改善措施,分析亏损公司倾向于选择哪些措施,并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改善措施的有效性,为进一步研究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改善措施提供了相关证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