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社会学   1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翰·魁尔奇(John A.Quelch)和凯瑟琳·乔克斯(Katherine E.Jocz)以亚当·斯密的著名理论作为基础,向我们解释了好的营销不仅为民主的核心贡献力量,并且与社会发展从根本上息息相关、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爸爸没上过大学。他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一次飞机失事中严重受伤,回到布法罗市,结婚,养家。和很多邻居一样,他做两份工作。白天在环卫部门上班,回家吃过晚饭,休息一会儿,便开车出去送报纸。周末,他会跟退伍军人协会的伙计聊几个小时。  相似文献   
3.
如今在人类学以及相关研究中,民族志已经泛滥得失其本义。将“民族志主义”的出现归结于我们与报道人之间的遭遇或更广义上的田野工作,这折损了人类学的本体论承诺,并丧失了人类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教育功能,同时也偏离了人类学主要的工作方式——参与观察。这样简单的归结使得人类学者与教授他们知识的田野对象之间的鸿沟愈发不可逾越,而后者不仅是我们学术上的引路人,也是学术之外生活上的导师。执着于民族志,其实削弱了人类学在公共领域的声音。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重申人类学的价值,将其作为一门致力于弥合想象和日常生活之间的裂痕,且不断前进的学科,而非一个以民族志为主的学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