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7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使电子商务统计成为必然.本文在界定电子商务定义和范围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电子商务统计指标体系的原则和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2.
3.
4.
近期,蔬菜价格的大幅波动被广泛关注.一方面,一些地区农民种植的蔬菜收购价格大幅降低,以至于出现农民不愿卖菜,“菜贱伤农”的现象;另一方面,城市农贸市场蔬菜零售价格却居高不下,城市居民倍感物价压力,“菜贵伤民”.为什么会在“菜贱伤农”的同时出现“菜贵伤民”?这两种矛盾现象的产生,影响因素极为复杂,有关部门和不少学者已做了大量探讨.笔者仅从蛛网模型和原油价格对蔬菜价格波动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5.
中国、印度分属世界第一,第二人口大国,同为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在发展国民经济的过程中,先后在全民范围内推行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和措施,力图通过降低人口出生规模和妇女生育率,使总人口以“适度”的速度增长达到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作为妇女生育的一般前提—婚姻的基本状况,其历史发展趋势和特点直接影响到人口的有效控制。因此,对中印两国育龄妇女婚姻状况在各自社会经济环境下的不同特点和存在的共性进行比较研究分析,无疑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印度分别为世界第一、第二人口大国,同为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在发展国民经济的过程中,先后在全民范围内推行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力图通过降低人口出生规模和妇女生育率,使总的人口规模与增长速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作为妇女生育的一般前提——婚姻的基本状况,其历史发展趋势和特点直接影响到人口的有效控制。本文根据各自的社会经济环境,对中、印两国育龄妇女婚姻状况的不同特点及其共性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7.
成都市金牛区休闲文化产业现状与发展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经济不仅是一个地区生产力水平高低的一种标志,而且也是衡量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标尺之一。本文根据经济普查资料,论述了休闲文化与休闲行为特征及休闲文化产业的界定,分析了成都市金牛区休闲文化产业现状与发展休闲文化产业的有利与不利条件,提出了打造金牛区RBD(文化休闲产业区)的主要设想,包括发展休闲餐饮、在火车北站附近建立休闲酒店、发展金牛区景观房产、与西南交大联合建立一个交通文化主题公园等。  相似文献   
8.
曾鸿  赵洁 《四川省情》2010,(7):12-13,11
进入2010年,随着CPI在1~3月份的上行走势的展开,通货膨胀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统计部门数据显示,四月份CPI上涨了2.8%,五月份达到3.1%。其中最突出的事实就是食品类价格的上涨风波。  相似文献   
9.
<正> 中国和日本都是总人口在1亿人以上的人口大国,同属东方文化,但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比较分析这两个毗邻的人口大国育龄妇女婚姻状况在各自的社会经济、相似的文化条件下的异同,观察其历史演变过程、特点,无疑是有意义的。日本每五年一次的人口普查提供了其15——49岁育龄妇女的婚姻状<一>况资料(见表1),我国前两次人口普查没有调查人口婚姻状况,只能利用间接得到的几个代表年份已婚妇女(包括有配偶、离婚、丧偶的妇女)的比例资料(见表2)。对比中日两国育龄妇女婚姻状况,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10.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人口比重反映着这一国家或地区的工农业发展水平,也是城市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对国内外城市化发展历程作横向或纵向的对比分析研究,都离不开相应的城镇人口资料。因此,城镇人口本身概念、口径的统一和科学与否,就直接关系到有关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价值高低。本文将对我国城镇人口的若干问题提出几点看法,求教于学术界同仁。 一 城镇人口是与乡村人口相对应的人口地理概念。公认的划分标志是人口居住地点,即凡是居住在城镇的常住人口,不论其从事何种职业,都划为城镇人口;反之,凡是居住在乡村的常住人口,也不论其从事何种职业,都划为乡村人口。于是,城乡人口的划分实际上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