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释"酒"(上)     
本文选取若干与“酒”有关的汉字进行字形字义分析,这些汉字都内含构件“酉”,可见“酉”与“酒”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全文将这些汉字分别隶属于酒的源头、酒的酿造、酒的品类、酒的功用、酒的价值、酒的敬奉六个部分加以论析,梳理了“酉”族汉字的构形理据及其蕴涵的酒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2.
成都大学著名学者与诗人钟树梁先生,在大量的诗歌创作之余还撰写了许多对联,本文选取钟树梁先生所撰写的30余副对联进行梳理分类,将每一类中择其要者,分别从其写作背景、语词锤炼和艺术特色三个角度加以解读。  相似文献   
3.
本文所讨论的"斤斧类汉字"的字形字义,包括"斤"、"斧"和以"斤"为构件的"析"、"折"、"新"等共5个常用汉字。这些字都是含有"斤"作为表意构件的象形字或会意字,都是跟砍伐工具有关的纯表意汉字,本文分别从字形解读、造字本义、字义演变、字义源流和相关成语等多个角度加以解析,以求全面把握这几个字的构字理据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本文意在审视汉语被动句式发生、发展、演变的来龙去脉,其研究方法是对汉语被动句中用以表被动意义的“见”、“于”、“为”、“被”等几个用作被动句形式标志的词语从语法语义功能方面进行考察,既有纵向的思索,又有横向的比较。其结论是:现代汉语中的“被”字之所以能成为被动句最典型的形式标志,是在汉语被动表示法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在词义系统内部的竞争、筛选、淘汰过程中最终胜出的。  相似文献   
5.
意在对汉语语法研究领域中"'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结构"的成说提出质疑,其研究方法是从"所"字的语法功能方面加以考察,借以认识它的本质属性.其结论是:"所"字结构不是名词性结构,而是一个动词性结构.  相似文献   
6.
四释“醉”与“臀”(从酒的功用看酒效文化) 《说文·酉部》所体现的还有古人的饮酒文化和用酒文化,我们不妨将其统称为“酒效文化”。在古人看来,饮酒的最直接效果就是会导致醉酒,用酒的最直接效果就是可以医病,故这里选择“醉”和“医”(臀)两个字作为代表来讨论。  相似文献   
7.
针对汉语动宾短语和连动短语的辨识问题立论,结合汉语教学中难以界定的实例,将其相关的纠葛问题逐一阐释,剖析了若干彼此难分的情形,特别是对于那些处于中介状态的语法现象,给予了理性的界定。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词语的语用分类和语族分类两个角度来考察汉语谦词的内部分类问题,全文将汉语的谦词以"语用分类"为纲,共分为12个语用大类,再以"语族分类"为目,共分出36个语族小类,并举出近300条常用谦词为例,以求全面深入了解汉语谦词的功能属性.  相似文献   
9.
从探讨汉字"笔"(筆)的形体沿革及基本字义人手,论及与"笔"有关的书、画、隶、篆等字的文化含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隶书"、"篆文"的命名依据与笔文化的关系,进而从汉字形体演变史的关节点"隶变"的角度,对"隶书"与"篆文"的传统含义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0.
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期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绪、毅力与性格等。非智力因素这一概念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历山大于1935年首先提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国内也系统探讨了非智力因素与成才的相互关系。坦克射击专业技能训练,是一个智力与非智力相互影响,而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时至今日,在新条件、新形势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