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李庆满  王宝山  娄玉芹 《理论界》2005,4(8):106-107
基于IS09000标准提出的"过程"方法模式,强调商科教学必须正确识别以学生为中心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通过教育服务过程的识别、设计、要求、输入、输出、测量和控制,突出实践教学特色.  相似文献   
2.
辽宁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正由满足内需逐渐转向国际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完成从国内价值链到全球价值链的升级.文章利用全球价值链理论对辽宁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进行分析,进而探究制约集群升级的制约因素,找到适合辽宁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有效升级路径,即渐进式发展路径和跨越式发展路径,从而为辽宁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3.
企业培育行业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离不开标准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对标准化工作进行重新的审视和定位。标准化可以建立企业竞争的最佳秩序;标准化是企业实施竞争战略的技术基础;标准化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李庆满 《理论界》2005,8(7):207-208
我国上市公司基层员工激励问题对于提高国企改革绩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基层员工激励机制设计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确定科学的过程模式,选择多元高效的激励措施,构建激励、约束和评价共存的运行体系。  相似文献   
5.
提出技术创新力的概念,并将此分为2个维度:技术创新强度及技术创新潜能。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研究框架,采用数学模型和实证分析研究了集群内部竞争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集群企业内部竞争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兼具推动和阻滞作用。随着竞争的加剧,迫于竞争压力,企业会增加技术创新强度,但也使得每个集群企业可用于技术创新的资源减少,从而导致技术创新的潜能下降;进而导致集群内部竞争对集群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了倒U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标准化是辽宁装备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制定辽宁装备制造业标准化战略,必须正确分析面临的历史机遇和挑战,根据行业的优势和劣势,科学地确定战略指导思想、目标、原则以及战略重点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ISO9000族标准对高校精品课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庆满  商荣华 《理论界》2005,(9):130-131
启动精品课建设工作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和取得预期成果,主要取决于高校教学单位的工作观念和方法。ISO9000族标准倡导的八个质量管理原则对于解决当前高校精品课建设存在的问题,推进精品课教学改革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9.
 产业集群的发展为技术标准联盟的形成、技术标准的创新提供了有效的载体和平台,因此集群环境如何影响集群企业的技术标准战略是一个新颖的研究课题。影响技术标准形成和扩散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网络外部性,而集群的技术标准除标准本身所具有的网络外部性外,还有集群的网络外部性。        考虑到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竞争、集群之间的竞争是集群的主要环境之一,分析群内竞争、群外竞争及集群标准的网络外部性对技术标准联盟组建意愿和创新绩效的影响。以集群技术标准联盟的知识溢出为视角审视技术标准联盟创新的特性,构建数学模型,对群内竞争、群外竞争、集群标准网络外部性对集群内技术标准联盟组建意愿和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机理分析。基于227份调查问卷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对机理分析取得的相关结论进行验证。        研究结果表明,①群内竞争对集群技术标准联盟组建意愿和创新绩效具有负向影响,群外竞争、集群标准的网络外部性对集群技术标准联盟组建意愿和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②在不同的群内竞争、群外竞争、集群标准网络外部性下,知识溢出对集群技术标准联盟组建意愿和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权变性;③集群企业间的知识溢出程度调节群内竞争、群外竞争、集群标准网络外部性与集群技术标准联盟组建意愿和创新绩效的关系,这种调节作用也因群内竞争、群外竞争和集群标准网络外部性的不同而具有权变性。        限制集群内部企业的过度竞争,使企业将竞争焦点转向集群外企业,增加集群整体的品牌效应,维护集群的正网络外部性,有利于产业集群技术标准的形成和创新;政府应适时调整产业集群企业间的知识溢出,充分利用知识溢出的优势,限制其对技术标准创新的阻滞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