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9篇
人才学   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国,也包括珍惜、坚持自己的文化。经常听到有人说out了,我极为反感。中国是拥有几千年文明的大国,中国人要坚持自己的文化。我很反感有些人,本来中文说得好好的,却时不时迸出一句英文来。  相似文献   
2.
正原外交部长李肇星的回忆录《说不尽的外交》近日出版,书中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外交风云。"炸馆事件"逼克林顿写检讨在我担任驻美大使的三年里,最难的日子莫过于1999年处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斯拉夫联盟使馆这一重大事件。我是那天下午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上看到我驻南  相似文献   
3.
送娘远行     
娘去了,远去了,永远地去了…… 在50多岁上失去娘,和许多人相比,我是幸福的;在50多岁上成为没娘的孩子,痛苦更加刻骨铭心。 山重?海深?都无法与半个多世纪的母子情相比。  相似文献   
4.
李肇星 《领导文萃》2014,(16):118-120
正"我们那里没有邓小平"2004年,我作为胡锦涛的特使代表中国政府参加美国前总统里根的葬礼,葬礼结束后,巧遇戈尔巴乔夫。我很客气地对戈尔巴乔夫说:"我很荣幸与阁下见面,不想失去今天这个请教机会。多年来,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中国朋友一直特别想知道,为什么那么大的苏联,那么强的社会主义大国,在短短的几年内就解体了?主要原因是什么?"为了避免让对方尴尬,我特意补充了一句:"这个问题不太外交,您可以回答,也可以不回答。"  相似文献   
5.
正亲爱的各位朋友,很高兴来到这里。去年的7月1号,我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虽然已经离开外交工作岗位这么多年,但应我的老领导——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会长、前驻美大使、常驻联合国代表李道豫的邀请,今天到这个会上讲话。我想讲讲我最近学习十八大有关精神,还有前几天有幸在上海参加亚信峰会的民间活动时,听习主席和各位领导讲话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基辛格是美国政坛的常青树,著名的战略家。他先后担任过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和国务卿,这在美国历史上是第一人。  相似文献   
7.
李肇星 《领导文萃》2009,(15):79-80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文字的得失既牵动人心,又涉及民利。中央领导要求不说过头话,可耳听八方,过头话还是有。过头话有形象价值。但因无法变为有益的行动,负面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8.
李肇星 《决策探索》2011,(11):79-79
爱国,也包括珍惜、坚持自己的文化。经常听到有人说“out了”.我极为反感。  相似文献   
9.
拿破仑和书     
多少年来,人们对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拿破仑·波拿巴波澜壮阔的军事生涯津津乐道,殊不知在戎马倥偬之中,他还是个“蛀书虫”呢! 拿破仑出生在科西嘉岛一个破落的小贵族家庭。初进学校时,由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1月2日至4日在北京举办了第四届北京论坛,来自世界36个国家和地区的440余名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围绕“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展开学术研讨。本届论坛共设哲学、语言、人口、文化遗产、社会学、企业社会责任、新闻传播、教育等八个分论坛,从文明和文化的角度探讨与人类社会发展相关的重大问题。为期两天的学术研讨高潮迭起、精彩纷呈,各国专家学者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和有成效的对话。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给论坛发来贺信,指出:各国学者的交流,可以促进联合国所推动的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能够使国际社会弥合分歧。他希望本次论坛能够促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互相理解,并预祝北京论坛圆满成功。本刊选用了三篇大会主旨报告,略有删节,以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