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国有资本布局优化调整是国有资本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但鲜有研究关注其成效.本研究以中央企业并购重组为场景,从微观层面考察国有资本布局优化的价值创造效应.研究发现,国有资本布局优化有助于提高国有资本效率,表现为价值创造效应,但这一效应仅存在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国企改革之后,表明微观层面国有资本的布局优化策略从以降数量为主向新时期国有资本质量提升转变.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特定功能类和公共服务类国有资本,这一效应在商业类国有资本中更显著,而且中央企业通过专业化整合、控股合并实现国有资本价值创造的效应更明显.这一效应的作用路径是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减少了国有资本同质化竞争和非效率投资,使国有资本聚焦核心主业、形成资源合力.本研究为理解国企改革成效提供了新视角,研究结论对于国资监管部门深化推进微观层面国有资本战略性重组实现国有经济“五力”目标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作为公司资源的核心提供者和公司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大股东联盟对整个公司发起、运营和管理等均具有重要作用。基于股东资源观,以声誉资本为切入点,以创业板公司IPO前后事件为考察场景,利用2009—2016年创业板IPO样本上市前3年至2020年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大股东联盟作为股东资源的核心提供者在中国公司中的作用。研究发现:(1)在IPO前的发起设立环节,控股股东声誉资本越强,吸附其他发起人异质性资源的概率越大,即大股东联盟的资源效应越强;(2)在IPO过程中,大股东联盟的资源效应越强,IPO抑价越低、长期市场表现越好;(3)在IPO之后,控股股东声誉资本越强,大股东联盟的合作持续性越强。研究表明,控股股东在IPO场景中的积极作用体现为对其他股东资源的强大吸附能力和大股东联盟合作的稳定性,这些作用均对公司治理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在发起设立和定向增发阶段,或者具体到国企“混改”情景,公司选择潜在外部股东时应以股东资源的异质互补、大股东联盟的治理协同、未来发展的价值可期为根本,实现公司价值创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