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指明了新的方向.菜鸟物流为商家提供电子商务仓储、分拣、包装、快递与配送,并协助商家打通电商销售服务链条所产生的外包服务公司.笔者针对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在菜鸟物流华东仓岗位实习中发现的衔接不当、员工态度消极、包裹丢失、设施设备破损严重以及活动安排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供菜鸟物流和其他物流公司参考.  相似文献   
2.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网络交易成为现代购物新模式。但是,网上交易的复杂性和虚拟性使网络信用风险加剧,在分析网络交易信用风险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交易信用风险指标体系,采用FAHP法综合影响因子权重。利用对策模型确定交易几率,得出交易几率大小是判别网络信用风险的主要依据。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对于研究网络交易信用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洪琼 《社会科学家》2003,(4):128-131
“游”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一独特范畴。孔子讲“游于艺”、“成于乐”,而庄子所言说的则是“逍遥游”。视域的不同从根本上决定了二者的差异。孔子所言说的“游”是与其仁学相关联的,思考的是“游于艺”。而在庄子那里,思想的主题是自然的自然性,区别于孔子人伦的自然。庄子是游于道或是游于自然。此外,从“游”的方式、对于技的态度以及从达到“游”的超越途径等来看,二者的“游”亦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当然,庄子与孔子的“游”又是互补的。其互补性对于形成整个中国传统的“游”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将“游戏”等同于一种玩世不恭的人生态度,或者是那些“不严肃”、“无内容”、“无意义”的活动。这恰恰是对游戏的误解,游戏实际上是人类文明的共同现象。本文不仅考察了中西日常语言中的“游”、“戏”以及“游戏”概念及用法,进而上升到思想层面对中西语言中的游戏精神内核进行了比较:如果说我们中国的“游”是自然性的话,那么,西方的“游戏”则试图与自然相区分,可以说是精神性的。文章最后指出,现代社会往往与真正的游戏精神背道而驰而忙于算计,时代呼唤着游戏精神的回归。  相似文献   
5.
人类的一切教育活动最终都是为了人,为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完善,而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完善本身则是美学价值的体现。作为反映并促进人类文明发展和完善的文学作品,具有特殊的审美教育作用,“它同时影响人的理智和感情,影响人的整个精神,对人的进步政治思想和崇高道德情操的修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列宁称文学的这种作用是一种‘教导人,引导人,鼓舞人’的作用。优秀的文学作品,正是由于它具有这种特殊的审美教育作用,才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改造力量。”[1]中学语文教材选人诸多意质兼美的优秀文学作品,对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文化…  相似文献   
6.
游戏乃是人类的一个普遍现象和人生的存在方式之一.关于游戏的理论探讨和哲学一样古老而深邃.虽然中西"游"和"游戏说"因深植于不同的文化而存在巨大的差异,但两者之间却有着诸多相通之处:首先,中西文明都是在游戏中并作为游戏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是我们之所以能进行中西"游"和"游戏说"之比较的深层地基;其次,无论是中国的"游"还是西方的"游戏说"都浸透着对入的生存本身的深沉关切,这使得中西"游"和"游戏说"在存在维度上的深层次对话成为可能.中西"游"和"游戏说"都有着丰富的自由意蕴,这是游戏精神的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7.
霍布斯的主权理论因强调主权者唯一的、至上的、绝对的权威而被视为"绝对主义",甚至被误解为"专制主义"或"极权主义"。究其根源,在于霍布斯试图通过赋予主权者绝对权威,驯顺臣民的激情,使臣民彻底摆脱倾向争斗的激情控制,服从正确理性和法律法规的约束。但是,霍布斯没有注意到主权者本身的权威也需要有制约和平衡,否则无法防止主权者的权力被滥用。该文从激情学说与主权理论的统一、主权理论的基础以及主权理论的行使之间的关联来探讨重构霍布斯的主权理论。  相似文献   
8.
关于“宗教学概论”方面的著述或有关教材,学术界已出了不少,但武汉大学宗教学系段德智教授的这部凝十余年精力和心血而成的《宗教概论》(该书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真可算得上是“十年磨一剑”的力作!姑且先对该著不作任何评价,单单就段教授这种“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精神而言,就足以让许多急功近利的学人汗颜。该书为什么不取名为大家都熟知的《宗教学概论》,而要将其称之为《宗教概论》呢?对此,段教授自有其一番独特的解释:这完全是由于宗教学这门人文学科的学科性质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洪琼 《云梦学刊》2013,(5):68-74
根据激情的不同状态,我们可将霍布斯所理解的人类生存状态区分为三种:第一自然状态,是“激情的安宁”状态;第二自然状态,是“激情的冲突”状态;国家状态,是“激情的秩序”状态。当然,霍布斯并不是从历史的意义上来谈“自然状态”理论的,而是将政治哲学的基础上溯至人性论,并根据人性论的核心激情学说得出的理论假说,其根本目的在于论证国家状态之外必然是人人相互冲突、相互恐惧的自然状态。  相似文献   
10.
洪琼 《晋阳学刊》2009,(4):65-68
中西对“游”和“游戏说”都有着丰富的理论探讨,且存在诸多的共通性,但两者毕竟植根于两个相距遥远的文化,它们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特别是表现在中西不同的人生态度和思维方式上、不同的审美体验方式上、不同的话语体系上。当然,这并不等于说,两者便没有任何对话的可能:(一)思维方式,对于西方的“游戏说”而言,应当淡化主客二分和主体性原则,提倡人物融合的诗化之境;而对于中国的“游”而言,既要引入西方的主客二分和主体性原则,但又不能重蹈西方文化的覆辙,真正的道路或许便是于中西思想的边界处的冒险。(二)审美心态,海德格尔的“诗化之思”或许为中西“游”和“游戏说”之审美心态的融合和对话提供了某些指引。(三)语言,自从“语言转向”以来,西方传统的语言观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不再是那种表象一工具型的现成性的语言观,而成了一种生成性的语言观,这似乎与我们中国的“道言”观有着某种契合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