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综合类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1.
诗是干什么的?诗歌的本质是什么?陆机《文赋》云:“诗缘情而绮靡”;诗歌是抒情的,它的本质就是抒情。因此,诗中所用的材料,景也好,物也好,皆与感情相关联,“物象关情”乃诗家之必然。苏轼云:“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这是坡公在论述绘画形似与神似的关系时说的,然而,这两句话对诗歌艺术来说,也是  相似文献   
2.
古典诗歌发展到唐代,出现了一个全面繁荣的高潮。唐代诗人在继承前代诗歌遗产的基础上,对诗歌语言是十分讲究的。像杜甫是发下大誓愿“语不惊人死不休”!贾岛除那个“推敲”的典故外,还苦吟出:“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卢延让也自咏自叹着:“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另外还有皮日休“百炼为字,千炼成句”,以及李贺“沤心沥血”的故事等等等等。总之,唐代诗歌由于经历了历史上长期的诗化过程,再加上唐代诗人  相似文献   
3.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谈到艺术鉴赏时说:“夫缀文者(作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刘勰这一段话,实际上揭示了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的微妙关系:创作者“情动而辞发”,是“因内而符外”  相似文献   
4.
《文心雕龙》号称“体大而虑周”在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史的长河之中,《文心》的出现是奇迹、是高峰、是集大成者。它以巨大的气魄和精湛的艺术眼力,纵观文学发展的历史,横论文坛上诸子百家。对理论的总结、探幽发微,全面而深刻;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在在闪光,精辟而允当。《文心雕龙》所取得的成就,已为众多的专家所论定,是勿庸置疑的了。那么,为什么能取得如此特出的成果?它超越同时代理论的奥秘何在?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表现的朴素而辩证的艺术思想,应该是一个主要方面。刘勰以其辩证的艺术思想,来对待纷纭浩瀚的文学现象和渊源流长的文学遗产,成为其发前人所未发,全面系统总结文学理论的真谛。  相似文献   
5.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是中唐诗人刘禹锡的名作,古今传诵。然而,自“四人帮”伪造儒法斗争史以来,刘禹锡被戴上了“法家”的桂冠,这篇作品也被无限制地拔高了。问题是我们的一些同志,在古典文学研究工作中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不尊重“历史辩证法的发展”,把古人现代化,如有的说什么“‘沉舟’‘病树’正是对腐儒集团的嘲笑,  相似文献   
6.
词是继诗歌之后新兴的一种诗体,所以又叫“诗余”,由于它是配音乐演唱的,又叫“曲子词”。词兴于唐而盛于宋。 词有以下特点: 第一,诗有题目,词有调名。对于诗歌,题目是重要的,每篇诗必有题,有的不好标题,也要标个“无题”;对于词来说,词题没有调名重要,调名就是词牌。有许多词,只有词牌,没有题目。这样的词一般把词的首句作为词题,如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当然,像苏轼的词,《念奴娇》是词牌,《赤壁怀古》是题目,是完整的。  相似文献   
7.
唐汝询及其《唐诗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简要介绍和分析唐汝洵及其《唐诗解》的选诗标准之后,详细阐述了《唐诗解》评解之优劣,指出《唐诗解》以串讲这种通俗的方式评解唐诗,对唐诗思想性、艺术性的分析鉴赏具有重要意义,但因限于传统的“言志”、“缘情”说,也有其狭窄的一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