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试论人的解放的层次性王朋琦一、人的解放就是其生存技能的提高人的解放,最根本的和第一位的,是人的生存技能的提高,可以概括为经济解放。主要表现为工具、材料、能源、劳动组织、生产方式、分配方式以及经济形态等等方面的层次的递进。可以归结为从各方面、各角度上的...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道德实现机制体系的缺陷,就是忽视了“人的行为”的双重职能,只看到其被制约、被调节的对象性,忽视了其强力制约和调节的工具(机制)性。而要充分有效地发挥道德的调控作用,就离不开由“主体行为”、“习俗行为”和“职能行为”所构成的“社会行为机制”。  相似文献   
3.
"义利之辩"的传统主流话语,对于国人有关道义和利益等观念的形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但由于其存在着对义与利的错误定位、定义和定性等理论缺陷,在其承担了一定的正面社会教化功能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思想上的混乱,产生了不良的文化效应,不利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因此,我们亟待走出传统误区,让义与利回归各自准确的定位、定义和定性,为有效进行利益整合并形成健康的利益格局,为有力推动社会发展、和谐与进步,开辟正确的理论通道。  相似文献   
4.
试论道德调控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朋琦 《齐鲁学刊》2001,(6):129-132
要充分发挥道德的作用,实现社会主义道德整合,达到道德调控的目的,就必须首先弄清道德调控机制本身的结构体系问题--完善的道德机制体系包括道德的内心信念机制、环境舆论机制和社会行为机制三大层面。而三大机制又各有其不同的层次,形成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再由其构成完整的道德调控机制体系。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道德机制体系,是现代化社会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改革从农村突破,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较大的经营自主权,在激发出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同时,村民自治的新型民主治理方式也在各地逐渐推开——新时期乡村治理的趋向凸显了乡村居民的主体性,因而取得了巨大成效。但是,近年来,"乡政村治"格  相似文献   
6.
<正> 道德是严格区分为层次的。探讨道德层次的最重要的视角有三个:一是人类历史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的纵向视角,二是每一社会形态的横向剖面视角,三是道德主体的道德境界上的视角。(一)纵向视角。就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纵向角度看,历史在总体上是有层次的。虽然历史十分复杂并充满矛盾,但毕竟是有规律的统一的过程;虽然整个人类的发展道路没有固定的模式,各个国家民族的历史依其具体情况而呈现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