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3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学会营造优良的组织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献玲 《领导科学》2003,(13):46-47
组织文化,是指一个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形成的,为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在当今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经济全球化日益明显的大背景下,优良的组织文化对于领导工作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领导者对此应有充分的认识,学会营造优良的组织文化,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营造优良的组织文化,领导者首先要正确认识组织文化的积极作用,从而树立科学的组织文化态度。优良的组织文化能够在单位集体内产生一种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的良好氛围,产生一种精神振奋、朝气蓬勃、开拓进取的良好风气,激发单位成员的创造热情,从而形…  相似文献   
2.
甲午战前三十年,日本锐意引进西学,推行国民教育,普及基础知识,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增强了军队制胜的人力因素;而此阶段之中国依旧为没落的封建传统教育,所实施的洋务教育有很多局限,其时人才不济,民智未开,思想僵化,严重制约了军事近代化建设中官兵素质的提升。近代中日不同的教育路径与甲午战争的结局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3.
王献玲 《领导科学》2007,(20):25-26
社会的进步和现代管理活动的复杂化对领导的要求越来越高,过去一些司空见惯的领导方法,在今天看来已明显违背了科学发展观,不适宜现代组织的管理了。我们不妨来看下面一则案例。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不少史说在提到1927年5月马日事变时,一般都认为事变与唐生智有关,事变曾得到过唐的默许。笔者认为,这一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根据当时唐生智的处境以及对有关史料进行考证,可以认为,马日事变不但没有得到过唐生智的许可,而且因事变与当时唐生智的战略意图相抵触,事变发生后唐还曾一度对叛军采取过遏制措施。本文仅就此作一试述。  相似文献   
5.
五四运动是由激进主义和自由主义两大思潮催生的。自由主义以其特有的个性解放、独立人格、自强意识、民主觉悟的魅力 ,引导了五四新思潮 ,开启了五四新文学 ,改良了北京大学 ,造就了五四摇篮 ,并最终催化了五四爱国运动。而运动发生后 ,自由主义分子则又一直战斗在第一线。研究、肯定自由主义在五四运动中的历史地位 ,有助于我们澄清历史真实面目 ,弘扬民主精神  相似文献   
6.
王献玲  王少帅 《国际公关》2023,(16):161-163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纪实影像对于大湾区文化共同体的构建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本课题试图从社会学、传播学的角度出发,借鉴文化认同、文化冰山等理论资源,梳理并提炼大湾区城市群的共性文化价值符号,结合纪实影像传播的优势,为未来大湾区的纪实影像创作与传播提供策略支持。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进程对农民工的素质有更高的要求,为推动城镇化发展,应有效开展农村成人教育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养。目前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在教学条件、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存在地方政府及民众认识观念上落后、教育资源短缺、管理不畅、教育内容和形式单一、与社会需要脱节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探索多样化办学模式,完善体制,规范管理;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从而适应城镇化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香港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它包括香港岛、九龙司和“新界”三部分。自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起,被当时的世界头号殖民主义强盗英国借两次鸦片战争和十九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强占而去。“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①从香港被侵占的第一天起,中国人民,尤其是港粤广大胞民,为了维护祖国领土完整,不愿做亡国奴,同英国侵略者展开了长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相似文献   
9.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和社会改造运动,科学与民主是五四新思潮的精髓。在教育领域,五四新思潮引领教育科学化,昭示教育民主化,促进教育革新,对中国教育现代化起到了巨大的催发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汉字教育在日本的全面推广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上长期雄踞文化高势位,是东亚文化扩散源地.自秦汉始,汉字便通过移民、官方交往、典籍流播等形式不断传入东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