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施宇  王节祥  盛亚  夏季 《南开管理评论》2024,(1):87-97+115+98-99
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要求企业转变创新模式,从“技术拿来主义”的“外源式”创新走向平台驱动的“内源式”持续创新,专利平台是内源式创新的重要支撑。尽管现有研究关注到专利平台对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但对专利平台的内涵和特征刻画研究不足,导致难以回答“什么样的专利平台在什么条件下能够更好地驱动企业自主创新”。本文创新性地采用“基础区块强度”和“区块赋能强度”来刻画专利平台的内涵,并基于企业结构、战略与环境适配的经典框架,分析企业专利平台结构特征、研发战略导向与外部环境特征的组态对企业自主创新绩效的作用。研究发现:专利平台是驱动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基础设施,由其驱动的自主创新组态有4种,具体可归纳为核心专利型平台驱动和专利衍生型平台驱动两类。尽管缺少专利平台驱动的企业也可能获得高自主创新绩效,但本文发现在市场或技术不确定性较大的情境下,这种创新模式难以持续。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创新管理与平台研究具有一定贡献,对新时期中国企业转变创新模式及如何依托专利平台驱动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推进“数实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需要掌握数字技术的平台企业与掌握业务诀窍的行业用户共创共建,这一过程面临着平台企业“共性”能力开发与用户“个性”方案需求的突出矛盾。本文采用纵向案例方法,以“树根互联”为例开展理论建构,研究发现: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采取“耦合需求开发产品、解耦沉淀能力模块、构建松散耦合生态”的过程,通过“项目—产品—模块—生态”的演进,应对“个性与共性”的矛盾。首先,通过耦合用户个性需求定制项目解决方案,构建数字模型将方案转化为产品;其次,将产品所需能力与特定用户的需求解耦,沉淀为可被重组调用的共性能力模块;最后,鼓励生态领先用户构建子平台,满足大量细分行业的个性需求,平台企业则转向建设底层更共性的使能模块,平台企业与生态子平台形成相嵌合作的“松散耦合”生态。本文针对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面临的“个性与共性”矛盾问题,归纳出“耦合—解耦—松散耦合”的应对机制,贡献于平台构建和组织间松散耦合模块架构生成动力的研究。本文结论适配中国制造业梯度分布的特征,对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考核评价、推广应用和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探索和利用二元平衡是企业重要的战略选择.然而,理论界对平衡二元性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呈现出相悖的结论.文章尝试通过平衡二元性的维度细化和作用情境引入两条路径消除已有研究的悖论:一方面,通过区分高能平衡和低能平衡,发现高能平衡促进企业绩效而低能平衡对企业绩效存在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引入种群生态理论“生态位选择”的观点,考察环境动荡性的情境调节效应,发现环境动荡程度(市场环境和技术环境)对平衡二元性与企业绩效关系存在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说明低能平衡并不能带来绩效的显著提升,而且在高度动荡的环境中,二元平衡(通才策略)并不利于提高企业绩效,反而是偏才(专注于探索或利用)致胜.研究结论对于商业生态竞争趋势下的企业战略选择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制造商转向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服务化转型是实践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议题,但是既有研究的隐含前提是制造商须以自身产品为基础进行服务延伸,对缺乏产品基础的制造商迈向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跨越式服务化转型剖析较少。本文关注到数字技术为缺乏产品基础的制造商推进跨越式服务化转型提供了可能,并理论抽样诺力股份开展案例分析。研究发现:在自身产品支撑力不足的情况下,制造商通过数字化与服务化的协同,依托“知识拼凑式识别-知识场景式转化-知识图谱式利用”三个子过程,可以促进企业吸收能力形成与利用,跨越产品制造与智能解决方案提供间的知识差距。具体而言,在知识拼凑式识别过程,通过“数据可视化沉淀”与“服务知识识别”,数字化重构手头的知识资源,缩小知识距离;在知识场景式转化过程,以“业务互联化重组”加速组织从“服务知识获取”迈向“内外部知识整合”;在知识图谱式利用过程中,通过“技术可供性增强”与“知识模块化调用”反复迭代,实现自身跨越式成长。本研究响应了对跨越式服务化及其过程研究的呼吁,并尝试建立制造服务化与数字化研究的勾连。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形态,量大面广的集群中小企业如何推进数字化转型是现实难点。已有研究指出借助大平台赋能是推进集群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路径,但需要追问的是产业集群赋能平台从何而来?对此,本文理论抽样物产中大化工集团进入浙江海宁经编产业集群,构建“经编产业集成服务平台”的案例开展研究,归纳出一条集群外部企业联合集群企业和区域政府共同构建平台的路径。研究发现:产业集群赋能平台构建是功能开发行为与信任构建行为的共演,推动平台螺旋式成长的过程。具体包括“统一平台价值认知”“沉淀平台数据资源”和“挖掘平台数据价值”3个阶段。首先,平台构建以“统一平台价值认知”为起点,通过“平台用户痛点挖掘”和“数据价值主张形成”的功能开发行为,指引推进“制度信任构建”,吸引天使用户加入共创,获取价值反馈;其次,推进“沉淀平台数据资源”,通过“平台数据获取”和“平台数据汇聚”的功能开发行为,形成数字工具,服务“关系信任构建”,进而促进平台与用户共创、强化数据获取的深度;最后,发力“挖掘平台数据价值”,通过“数据驱动效率提升”和“数据驱动业务创新”的功能开发行为,支撑“计算信任构建”,快速提升用户数据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