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统计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仿射动态期限结构模型的估计方法中存在着小样本偏差问题,估计出来的结果可能因小样本偏差而产生偏误.较严重的偏误导致了未来短期利率预期和长期期限溢价与实证研究不符.文章考察了我国银行间债券期限结构模型估计,结果显示,系数估计中存在显著的小样本偏差,然后利用Bootstrap模拟的偏差修正方法进行了修正,重新解释了我国远期利率及远期溢价的一些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2.
文章选取2010年-2020年我国67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门槛模型,探究净稳定资金比率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净稳定资金比率的提高能显著地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该结果在PSM-DID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与股份制商行和地方城商行相比,净稳定资金比率对大型商行系统性风险的抑制能力最强。第二,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净稳定资金比率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存在资产期限结构和负债期限结构的中介效应。第三,动态面板门槛检验表明,当资本充足率为门槛变量时,净稳定资金比率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呈现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影响;当信贷投放为门槛变量时,净稳定资金比率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呈现边际效应递减的非线性影响。据此,监管当局应加强对净稳定资金比率的监管,使其更好地发挥防范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胀预期问题已成为当前和下一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中必须关注的问题。本文对我国不同期限国债的名义和实际收益建立了含有宏观因子和潜在因子的仿射无套利模型,从通胀补偿中分解出了通胀预期。研究认为:分解出的短期和中期通胀预期与通胀率的动态关联性较强,而长期通胀预期和通胀率的动态关联性较弱;各期限通胀预期都不是理性预期,但中期和长期预期是适应性预期;发现CPI是影响通胀预期的最重要因素,其影响效果随着期限增加而增大;存款利率对通胀预期的影响效果次之,对短期和中期预期有正向影响,且随期限增加而减小,对长期预期有负向影响,且随期限增加而增大;但M2对通胀预期的影响并不显著;短期和中期通胀预期的事前和事后预测能力都优于央行调查预期。  相似文献   
4.
在数字经济赋能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文章基于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采用熵值TOPSIS法测度2011—2019年我国省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根据测算结果探究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推动劳动技能结构向高级化演进,即对高技能劳动力产生的需求效应大于对中、低技能劳动力的替代效应,且劳动技能结构优化是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渠道。随着劳动技能结构的升级,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呈现“边际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当高技能劳动力占比超过43.1560%时,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具有“跨越式”提升。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高维面板数据中信用风险的预警效率低、精准度不够等问题,提出一种引入协同进化机制的改进微粒群预警因素分析模型.首先将Relief-F等特征选择技术与微粒群智能策略结合,通过分析关键因素,建立具有协同进化机制的模型框架,依据特征贡献度划分子种群并进行协同计算,再用该模型对2019—2020年度互联网金融平台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选择有效预警因素协同作用能提升收敛性能、精准度,保证信息资源优势的发挥,更适合于互联网金融平台风控预警的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6.
周鑫  王雪标 《统计与决策》2017,(21):146-150
文章在新凯恩斯框架下,对我国产出、通胀和利率期限结构的联合动态进行系统性建模,对我国宏观经济动态和利率期限结构的关联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利率期限结构的动态过程中存在显著的时变风险市场价格;风险溢价存在且具有“阶段性”变动特点;宏观经济冲击主要作用于短期利率,且期限越短冲击作用越大;方差分解显示,影响名义收益率的主要是潜在通胀预期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  相似文献   
7.
利率期限结构动态模型研究对宏观金融问题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Duffie-Kan的仿射期限结构理论基础上,利用卡尔曼滤波技术,拟合了我国银行间国债的利率期限结构.模型选取了高斯常量波动模型,并改进了状态空间方程的量测方程,加入了收益波动的方差限制,提高了模型的收敛性.实证发现,两因子常波动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我国银行间国债收益曲线的时间序列和横截面的动态特征.实证也表明加入通胀后的二因子模型拟合效果比只考虑两个潜在因子的模型拟合效果更好,并且从期限结构中可以获取通胀目标信息.  相似文献   
8.
文章用含超额回报预测因子的4因子仿射无套利模型,把远期利率曲线分解为利率预期和风险溢价成分。超额回报是超额回报预测因子的线性回归,而远期风险溢价的时变部分仅与超额回报预测因子线性相关,从而减少了风险价格参数,保证了状态过程在真实测度下具有精确的动态变化,准确分解了远期利率曲线。利率预期不是远期利率的无偏估计,但它反映了参与者对经济走势的判断。风险溢价是存在且时变的,且反映了我国经济的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