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4篇
综合类   5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如何建立自主品牌问题,近年来产业经济、企业战略等领域的学者进行了许多探讨,营销研究者随后也加以关注。在对现有的各种观点及相关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从营销学视角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文章从建立自主品牌的理论框架考虑,提出了自主品牌研究需要建立以中国市场为现实基础、以自主品牌本身为观察视角的基本思路。在此基础上,文章建议和分析了自主品牌研究的基本主题,理论发展的方向和主要范围。  相似文献   
2.
转型社会中,中国文化如何影响公共管理的公平?我们发展了文化社会学关于文化的多层次意义结构的概念,并建构了"社会集体目标关联"和"个体目标关联"的理论框架,通过历史文献的实证分析,发现转型社会中的中国文化对公共管理公平的影响存在"偏向效应"。与目前认为的文化内部"一致性"的假定相反,我们的研究发现恰是文化的"内部不一致性"成为"偏向效应"发生的机制。最后还讨论了如何规避文化"偏向效应"对实现公共管理公平产生的策略困境问题。  相似文献   
3.
以真实消费者为样本对整体视角的品牌知识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品牌知识在内容上具有由品牌原型、基于产品、基于沟通体验和基于社会的品牌知识等13个维度构成的复合体系,在结构上具有品牌水平、属性水平的层次结构,品牌原型在知识组织中具有关键作用。研究结果为企业在营销日趋复杂化情形下开展品牌知识管理以提高营销产出提供了指引。  相似文献   
4.
蒋廉雄  冯睿  朱辉煌  周懿瑾 《管理世界》2012,(5):88-108,188
在品牌理论发展和品牌营销实践中,一直存在轻"实"重"虚"的取向,导致出现轻视乃至偏离产品这一核心的"空心化"现象,对品牌产品认知的研究和营销应用尤显得不足和落后。该文以社会认知理论和现象学访谈方法,发现和定义了消费者通过意义建构而形成的品牌产品知识体系,并从其知识内容、水平、结构、发生条件、性质、隐含价值、前后向变量等方面提出了初步的理论框架。研究结果扩展了对品牌产品认知的理解只限于品牌物理特征联想及品牌功能评价的传统边界,对重新理解、定义品牌产品的营销战略价值和管理体系,促进品牌理论和品牌营销的平衡发展提供了新的依据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6.
区域形象的概念分析及其营销框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形象营销正在受到重视,但回顾以往的研究发现,对区域形象概念和营销框架的构建却有待解决。该文根据区域营销理论,首先在探索性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及构建区域形象的概念,定义区域形象营销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其次在定义问题的基础上明晰区域形象营销的基本框架,通过构建概念模型解决区域形象营销的战略及其实施问题。  相似文献   
7.
消费者礼品购买决策:关系取向抑或动机驱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全面了解国外送礼行为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消费者礼品购买决策风格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与国外消费者的动机驱动的礼品购买决策模式不同,中国消费者的礼品购买决策风格是由关系类型决定的,关系对购买礼品决策产生不同导向,并调节动机对购买决策风格的影响。研究结果为理解中国消费者行为提供了独到的理论解释,并对中国礼品市场细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微博是社交网络环境下的重要营销途径,合适的微博内容能传递品牌个性,提高消费者品牌评价。构建了微博内容与品牌个性匹配程度对消费者品牌评价的概念模型,并探究这一影响关系中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分别以真实品牌和虚拟品牌进行实验研究,检验微博内容与品牌个性匹配程度对品牌评价的影响效果、概念流畅度的中介效应及微博互动策略的调节效应,揭示影响微博营销效果的关键因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微博内容与品牌个性匹配程度越高,消费者更容易产生积极的品牌评价;(2)概念流畅度在微博内容与品牌个性匹配程度对品牌评价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3)微博互动策略在微博内容与品牌个性匹配程度对品牌评价的影响中起到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服务品牌形象是否及怎样为企业和顾客创造价值是营销战略中有待回答的基本问题。该文采用综合视角,通过实证揭示服务品牌形象存在功能性因子和非功能性因子两个有概化意义的维度。在影响机制上,服务品牌形象通过其非功能性因子的直接影响为顾客和企业创造了价值,即服务品牌形象的非功能性因子直接影响了感知质量、感知价值、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而功能性因子只对感知质量有直接影响。理论贡献在于,在服务品牌中证实了品牌形象理论关于品牌形象存在软—硬因素、产品相关—非产品相关属性及其不同影响效应的相关假设。管理含义在于,服务品牌形象营销需要区分品牌形象因子对顾客消费行为过程、结果、倾向的不同影响效应制定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