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8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1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有制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绕不开而必须解决的实践问题。本文试图从新的视角,即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予以重新界定和论证。 一、关于所有制范畴问题 1.所有制:经济学与法学的交叉范畴 对所有制学术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所有制属于法学的范畴而非经济学的范畴。这是因为,第一,所有制既然称为制,就是指制度,是一种法权观念和法律用语;第二,所有制就是指财产所有权,它体现的是一种权力关系,属于上层建筑的内容,因而属于法学的范畴,第二种观点认为,所有制有两种用法:一是所有制作为表现经济关系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资源依赖理论与管家理论,从内部治理层面探讨董事会社会资本在企业研发战略中的作用.首先构建董事会社会资本模型,同时引入董事会领导权结构,探讨董事会社会资本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机理及边界条件.通过对2010~2012年制造业主板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董事会社会资本对企业研发投入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董事会领导权两职合一时这种促进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分析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与产品市场对FDI与GDP关系的调节效应,检验了东道国外部治理环境对外资经济贡献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东道国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通过市场的竞争机制,加强了对外资企业经理人的监督约束并促进了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发挥;但由于外资企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产品市场的治理效应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4.
组织发展的关键要素是知识、信息、网络与创新。从企业层面看,21世纪的组织就是知识型组织、信息型组织、网络型组织与创新型组织。国际知名战略学者、富布赖特杰出教授谭劲松(Justin Tan)博士在南开大学商学院访问、讲学期间也多次表示,网络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管理学者关注的前沿领域。近年来,国内关于组织网络的研究也方兴未艾,针对网络的含义、分类、运作和模式发表了很多研究成果。近期,在整理有关文献时,本人仔细研读了早在2003年由李维安教授带领的团队研究撰写的《网络组织:组织发展新趋势》一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发现其作…  相似文献   
5.
周杰  薛有志 《管理评论》2012,(10):125-132
本文提炼出归核化战略实施后信息不对称程度、产品竞争机制、管理者与债权人地位等治理环境产生的自发性变化;然后,根据治理环境与治理职能相匹配的思路,推演出公司在归核化战略实施后,对公司治理的战略控制与资源供给职能的需求;据此构建了基于归核化战略实施保障的治理优化模型。最后,利用董事会结构变量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独立董事的战略控制能力较弱,不利于归核化战略的有效实施;而未领取报酬董事可以为归核化战略的实施提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从董事会职能角度考察了董事会战略参与的经济效应,并基于董事会结构探讨了董事会监督治理职能与战略服务职能间的兼容性对战略参与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董事会参与公司战略管理并没有实现预期的业绩改善,两职合一、独立董事比例对董事会战略参与效应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董事会规模则具有负向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总体表明,董事会监督治理职能与战略服务职能具有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融合两种职能更有利于董事会效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7.
产品多元化与国际化战略是公司成长的两种重要模式.本文以2002-2004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路径分析法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公司在实施产品多元化与国际化战略的程度上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体现了两种战略的互补效应,并且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推进,这种关系更加显著.此外,利用2002-2004年三年的混合样本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这两种战略对公司绩效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但对公司绩效的间接影响存在着互补效应.  相似文献   
8.
多元化战略、高管持股分布设计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元化战略实施过程中高管持股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机制其设计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企业战略收益的实现,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分析高管持股利益趋同效应对多元化战略成功实施的积极意义以及公司治理强弱对高管持股效应的影响.对沪深两市2005年674家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提高高管持股激励强度能有效改善多元化战略的实施效果,但高管持股分布设计差异影响利益趋同效应的发挥.公司治理作为企业战略实施的保障机制,可以有效地避免高管持股的壕沟防御效应.企业应该从高管持股分布设计和公司治理等多个维度同步建设入手,为多元化战略的成功实施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多元化经营是公司层战略的重要形式,但随着失败案例的不断出现,国内外学者对其提出了很多质疑。如何构建有效的控制机制保证多元化的正确决策成为理论界的研究重点,但忽略了多元化经营的管理问题。该文以深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检验了多元化经营与公司价值关系的基础上,不仅从决策层面探讨董事会结构对多元化经营的影响,而且从运营的角度分析了不同董事会结构下多元化价值效应的差异,探讨了董事会结构在多元化经营过程中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独立董事比例不但没有起到监督控制管理者科学决策的作用,相反,过高的独立董事比率增加了多元化运营中对公司价值的负面影响,在决策层面与运营层面最优的董事会人数存在差异,董事长与总经理分离的董事会结构不仅不能抑制非科学的多元化决策,而且无法对多元化经营的价值效应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公司和公司治理都具有伦理属性。公司的伦理属性要求公司的治理客体本身的行为必须合乎伦理,而公司治理的伦理属性则要求公司对治理主体的行为必须合乎伦理。治理客体的伦理有助于提升公司经营主体的伦理水准,从而促进公司对治理主体的伦理行为。二者的结合有助于提升公司的伦理水准,并且有助于将伦理导入公司治理制度,从而完善公司治理水平,最终实现公司治理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