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4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1.
投资的融资效应、自由现金流与企业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齐寅峰  覃家琦 《管理评论》2003,15(5):12-16,56
本文的目的在于阐述企业投资所附带的融资效应,为此建立了一个基于企业投融资行为的分析框架,通过对企业投资的融资约束、融资结构、控制权安排、激励机制、自由现金流、企业价值等变量之间关系的探讨,揭示投资的融资效应对企业价值的作用机理与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2.
法律赋予公司法人以独立地位,独立于投资者即股东和债权人,法人财产与投资者财产相分离,从而公司法人的价值也应该独立于股东和债权人价值。但传统公司价值的MM模型、FCF模型、NPV模型、EVA模型都只考虑股东和债权人的价值。本文基于法人独立的视角所提出的公司价值修正模型能满足公司法人与投资者的财产分离原则,反映留存收益的持续投资和持续获利所导致的公司增长,区分公司法人折现率和股东折现率,并体现股东和公司法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大股东的隧道挖掘行为可通过该修正模型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3.
A+H双重上市与公司业绩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用单指标 (ROA 和托宾 Q)和综合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 11 个财务指标合成而得)两种比较方法,对 2007 年以前完成A+H双重上市的 45 家非金融类公司在A股市场上市后的业绩变化进行实证研究.单指标和综合指标的纵向比较发现,整体而言,双重上市后公司业绩并未得到提高.为每一家双重上市公司按一定规则选取单纯A股上市公司作为对照样本,继续采取单指标和综合指标进行横向比较.结果表明,双重上市第1年的 ROA 明显低于对照组,双重上市后各年的综合业绩均值也没有表现出显著优势;而从托宾Q值看,双重上市公司明显不如对照组.在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双重上市的积极效应难以发挥,导致双重上市难以提高公司业绩.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Hasbrouck的信息份额模型对同时在A股市场和H股市场交叉上市的公司A股、H股的信息份额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平均来看A股市场价格发现的贡献要高于H股市场,但H股市场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随后选取了一系列市场指标进行了因子分析和得分计算,并与H股的信息份额进行了回归分析,发现信息不对称差异、流动性差异及投机性差异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公司H股的价格发现能力.  相似文献   
5.
6.
本文在市场微观结构的理论框架下,对交叉上市股票的价格发现过程进行了分析。在Hasbrouck信息分成技术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使其能够对市场交易过程中的公开信息和私有信息含量进行分解和测度。研究过程以 "A+H"交叉上市股票为研究对象,对本文的模型和方法进行了具体的应用和验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