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4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棉花育种必须占领技术制高点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棉花油料研究所房卫平所长告诉记者,在棉花上,国外品种入侵中国由来已久.解放初期,美国的棉花品种就开始进入中国并且大面积种植,20世纪50年代,中国种植的棉花品种几乎全部来自美国.由于当时从美国进口的棉花品种比国内的农家种产量高得多,所以国外品种在中国棉区大量种植也就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2.
2004年,按照国务院对我国粮食生产的部署,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国家粮食局联合12个粮食主产省人民政府,启动实施了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04年-2010年),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总体思路是立足我国粮食主产区的三大平原(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主攻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  相似文献   
3.
有关专家称,国内广泛养殖的生猪良种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等三元杂交猪主要来自欧洲和美国,肉牛良种西门塔尔、蓝白花来自德国,蛋鸡良种罗曼来自欧洲,波尔山羊也正在取代中国传统羊品种;林果业也是如此,人们熟知的苹果“红富士”引自日本,“新红星”引自美国,作为世界第一苹果生产大国,3400万亩苹果园中有9成左右种的是“洋苹果”;花卉园艺业更甚,80%的花卉是“洋花”,每年进口的草种竟然高达3000万吨。中国几千年的农业历史为何如此不堪一击,让诸多国外品种占据上风?是什么因素在制约着国内育种界的发展和成长?国际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人们不禁要问,中国育种界该怎样把握好自己的明天。  相似文献   
4.
2003年,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难以忘怀的一年,非典肆虐曾让中国的经济遭受巨大损失,但非典之后,中国的经济又很快恢复,并保持不错的增长速度。于是有国内外评论说,中国经济出现了过热现象。真的过热了吗?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认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