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综合类   1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非畅流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管理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我国流域的非畅流特点,提出了流域各地区作为独立决策单元、污染物人为调控和地区间污染物间接不影响等几个基本假设,构建了我国流域跨界水污染描述模型.分析了我国目前正在执行的污染物削减指令配额模型的优缺点,提出用行政、税收、排污权交易等手段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问题,为此建立了合作协调模型、税收宏观调控模型、排污权交易宏观调控模型.通过对淮河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的具体应用分析了各种管理模型的资源利用效率.最后,通过各种管理模型的对比分析,指出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型应与流域的实际情况相匹配.  相似文献   
2.
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税收调控管理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分析我国目前的指令配额管理模型和排污收费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用税收手段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的思路。结合我国流域的非畅流特点,提出了污染物人工调控和污染物间接不影响等几个基本假定,构建了流域跨界水污染结构描述模型。建立了流域跨界水污染税收调控Stackelberg博弈模型,并用理想点法求解出博弈模型的数值解。通过淮河流域的实证分析,得出税收调控管理模型明显优于指令配额管理模型的结论。最后分析了影响税收调控管理模型实施效果的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3.
薛俭  朱迪  赵来军 《中国管理科学》2020,28(10):210-219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迅速,省际贸易快速增长,由此带来了隐含污染省际转移问题,形成了隐含成本,造成了省份发展不均衡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基于此,本文构建环境投入产出模型、隐含成本结构合理性评估模型、结构分解分析模型,选取泛京津冀区域的2007年和2010年的区域间投入产出数据,以SO2作为隐含污染物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发达省份(北京、天津、山东)是隐含SO2的净输出省份,间接获得隐含SO2的经济收益;欠发达省份(河北、山西、内蒙古)是隐含SO2的净输入省份,承担隐含成本。发达省份隐含SO2的结构明显优于欠发达省份。负值的技术效应和正值的规模效应是造成隐含SO2改变的主要驱动效应,研究结论可作为改善省份的均衡发展、区域的可持续增长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淮河流域跨界水污染管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淮河流域跨界水污染现状,提出了非毗邻地区污染物不累积等假定,分析了现行的比例配额管理机制在解决淮河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跨界水污染合作协调管理机制,对比分析了两种管理机制的优劣。最后分析了影响合作协调管理机制实施效果的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5.
上海应积极探索创新城市治理的新模式、新路径,建立市、区、街镇各级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进一步完善城市"一网统管",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增强城市面对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城市各领域、各环节运行更安全、更顺畅、更高效、更可持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