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大隐毓鋆     
邵延枫 《决策探索》2014,(15):78-81
他和梁漱溟一样堪称大儒,读书100年、授课60载,却尽毁著述,长期成为我们心灵史上的失踪者。 2014年春夏之交,一本名为《一代大儒》的新书以与它的名字迥然的方式于大陆低调面世,在出版者组织的一次私人餐叙中,记者偶遇台湾著名易学专家刘君祖先生,从他那里第一次听到了"毓鋆"这个名字,于是,一次关于一个隐者的考古发掘式的文化溯往就此开始。  相似文献   
2.
80年代以来,市场作为经济生活的有效组织方式取得了全面胜利,主张市场取向的西方主流经济学赢得了包括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内的经济学家们的普遍认同,但是也有一些西方学者通过独立的研究与思考,对国家与市场这一课题提出了许多与这些流行思想大相径庭的见解和主张。 法国《景气》杂志1993年第一期发表了一篇题为《国家的回归》的编辑部文章,回顾了凯恩斯国家干预理论在过去几十年中遇到的批评与现实挑战,同时指出,尽管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在  相似文献   
3.
道格拉斯·诺思(D.G.North),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和经济史学家。现年72岁,曾任美国经济史学会会长、西方经济学会会长、华盛顿大学经济系主任,1993年因“首先把现代的统计方法用于对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进行重新研究,并证明制度稳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而与美国另一位经济学家罗伯特·福格尔共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诺思在学术上的贡献和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4.
知识分子:流行文化的始作俑者?──首都学界研讨“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本刊讯进入90年代,随着“世俗化”的加剧,以物质主义为特色的大众文化的兴起与泛滥,在知识分子群体中引起了普遍的恐慌。相当多的人文知识分子在“从中心到边缘”的争论中,自觉...  相似文献   
5.
由国家体改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主办的“市场经济与中国”国际研讨会于1993年9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教授克莱因,诺贝尔奖得主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米勒,国家体改委原副主任高尚全,国家体改委副主任乌杰,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忍之、刘国光以及来自中国大陆、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中国台湾、联合国UND-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