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1.
你看,车主虽然没有学过合约经济学,但他们的做法却深得合约经济学的"真传":每一合约条款的设计都能够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你不能不佩服他们的经济智慧,我们不妨把这种经济智慧叫做"加满油的智慧".  相似文献   
2.
知识是一个广泛而抽象的概念——早在古希腊时代,西方哲学已经使用这一概念来界定认识论上的争议。然而,在最近的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将知识视为一种重要的组织资源。信息系统研究人员顺应了组织知识和知识管理的发展趋势,在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知识管理系统(KMS)。知识管理系统的目标是支持组织中知识的创造、转移和应用。知识和知识管理是复杂多面的概念,因此,从已有的丰富文献中,挖掘并找到知识管理的理论基础,这将对知识管理系统的有效开发和应用提供支撑。更确切地说,知识管理系统应该以相关领域现有的重要文献为基础展开研究。本文回顾并解释了不同领域中有关知识管理的理论文献,同时确定了重要的研究领域。我们提出了一个详细的组织知识管理的过程观点,并重点关注了信息技术在知识管理过程中的潜在作用。依据文献回顾和知识管理过程的分析,我们围绕知识管理过程和信息技术在该过程中的支持作用讨论几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3.
与企业剩余收益的直接分享不同,非营利性组织是通过剩余收益的间接分享对人力资本进行有效激励的。本文以美国大学的终身教职制度为例,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和资产专有性理论对这一新的认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证明,得到的核心理解是与众不同的:终身教职制度本质上是教师在非营利性条件下间接分享大学剩余收益的一种制度安排,终身教职后评估制度的出现不过是合约双方关于合约内容的动态调整;终身教职制度不等于终身雇佣制度,也不同于律师行"锁定"员工的"合伙人"制度;终身教职制度对于非终身教职教师而言是一种期权,对终身教职教师而言则是期权的实现;终身教职制度同时也是一种鼓励教师开展长期研究的风险投资机制,这种风险投资的成本与收益的长期均衡,不仅决定了终身教职制度监督机制的完善时机,也决定了不同学校的终身教职起点的差异;如果教师行为的难以监督性、教师人力资本的专有性以及大学的非营利性质不能得到根本的改观,终身教职制度就将一直存在下去。本文对上述认识的逻辑与实证检验表明,非营利性组织剩余收益间接分享观的认识是深刻的,它能够对有关终身教职制度的诸多问题给出逻辑一致的解释,这种"一致逻辑"或"逻辑一致"地内生出对我国大学制度设计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启发意义,同时也为寻找蕴涵于营利性组织与非营利性组织制度差异背后的相似经济逻辑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