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4篇
统计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郭小英 《兰州学刊》2007,(7):130-132
伍尔夫小说中的女性及女性之间的微妙关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伍尔夫小说中的女性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这使她们之间能进行无声的交流或无言语的对白.文章重点分析的三位女性在小说中尽管着墨不多,但她们个性突出,笔者认为这正反映了伍尔夫在拓展女性形象空间上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出现了一系列企业考勤制度下引起的企业内部信任关系的不和谐问题,为了企业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使企业员工全面发展,同时也为了能创造一个可持续的工作环境,企业采取一些紧急有效措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企业信任文化与考勤制度的含义入手,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一些企业信任文化与考勤制度有效契合的措施。本文可作为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依据。  相似文献   
3.
一、传统学校档案管理方式的特点学生档案管理系统是一个教育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学校档案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档案,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首先,效率低。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档案,由于信息大使档案的检索极为繁琐,严重影响着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其次,保密性差。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档案,档案所接触的主体较多,这给档案的保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威胁。第三,档案查找、更新和维护困难。在传统  相似文献   
4.
梁启超与胡适是两位积极倡导现代传记的代表人物。在自传观念上,梁、胡二人都重视自传的史料价值。但由于梁启超强调传记的著述品格,其指称的自传仅限于史著范围内的自叙传,其自传观很难阐释中西自传的差异;胡适无意于为自传找寻历史渊源,而有意将自传的边界无限放大,以最大限度地积累史料,胡适对中西自传差异既有理论阐释,更有实践贡献。梁、胡二人在自传观上的根本差异在于,梁启超侧重对过去的历史做现实的研究,而胡适侧重为未来的历史做现实的准备。  相似文献   
5.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及其限量标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解析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比较其制度与我国现行制度的区别,阐明“肯定列表制度”对我国的影响,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郭小英 《兰州学刊》2008,11(3):173-175
鲁迅的三种自传分别写于1925年、1930年和1934年。文章通过分析鲁迅三种自传文本之间的微妙差异,以此分析鲁迅的自传文本与鲁迅的个体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郭小英 《兰州学刊》2007,(3):146-147,145
胡适对文学革命的突出贡献已是不争的事实,"白话文运动"是对语言与文学的双重革命.胡适"有意地主张白话文学"并取得显著成就在于他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了语言的主体地位,找到了"语言"逻辑分析的起点.因此才有了"活文学"与"死文学"的觉悟,并使其坚信白话文学是大势所趋.但语言工具只是"白话文运动"的逻辑起点,胡适的"语言工具论"限制了他的现代语言观,究竟如何推进白话文学,胡适只能从文学史上找根源,再就是不断地"尝试"白话文写作.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现代化企业管理方式,人性化管理相对于其它类型企业管理方式来说,是一种根本性的超越,也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管理方式。因此,如何搞好人性化管理,如何充分挖掘企业管理中的人性化意蕴,成为现代管理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人性化管理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煤炭企业的人性化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我国煤炭企业如何加强人性化管理,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建议,以便为煤炭企业管理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促进煤炭企业管理更加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