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4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正教师除了教学还是教学,因此学科教研组就义不容辞地担当了推动校本教研的组织者,创设教育教学反思平台的倡导者课程改革到今天着实给教育教学带来了一系列变化,学生成了主动者、探究者,不再是被动听课、任凭教师摆布的角色;教材不再是绝对权威,教师可以选择之,重新整合之;教室不再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唯一场所,社会、市场、农村等广阔天地都是"教室",学生可以参加社会实践,领悟书本知识和生活知识的联系,这一切都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观  相似文献   
3.
陈冬华 《社科纵横》2007,22(2):10-11
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并且显然是无可避免的一场社会变革。伴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现代化理论也处于不断演变和发展之中。在中国推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现代化过程中,各个时期现代化战略的选择上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出了现代化理论的演变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的规律     
人是和合炼世的生物。人对自身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定性和自身的发展变化规律,人也不例外。人具有三大规律:赋予律、欠然律、实践律。  相似文献   
5.
掉队意味着公司在行业内的相对位置发生明显下滑,这既非时有发生的业绩下降,也非积重难返的公司危机。然而,公司在掉队情境下应如何应对以重新焕发竞争活力,在以往研究中较少被关注。本文以2005-2018年中国A股主板市场发生掉队的公司为样本,考察公司掉队前后相对业绩评价机制(RPE)的使用变化,发现公司在掉队后比掉队前更可能使用RPE。机制检验显示,掉队能够引发公司所有者的危机意识和变革动机,继而带来高管激励方案的调整;RPE能够以较低成本相对准确客观地提供监督所需信息,调动高管工作热情,满足所有者的监督和激励需求,因而在掉队后会比掉队前得到更多使用。结合公司未来经营结果发现,这一现象在未来成功摆脱掉队的公司中更为显著。本文对掉队情境下的RPE使用变化予以考察,对公司经营实践具有现实性启发。  相似文献   
6.
工科大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测评体系与测评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生工程能力考核、评价的内容和方式既不同于课堂理论教学,也有别于实验教学;开展工程能力培养测评体系与测评方法研究,是关系到如何正确地认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培养系统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的核心问题。本文提出了高等工科学校学生工程能力的评价原则、内容和指标体系,并根据综合模糊评价理论,提出了具体计算公式及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实证检验了长期资产减值信息在企业与银行借款契约中的作用.研究发现,长期资产减值反映了企业未来盈利的预期,长期资产减值越多的企业未来业绩越差;长期资产减值信息为银行所接受,长期资产减值越参的企业获得的银行借款总量越少;且银行更倾向用短期借款代替长期借款,以降低风险;所有权性质、地区性质对长期资产减值信息的有用性存在影响,民营企业、东部地区企业长期资产减值信息的有用性更强;借款契约期限的差异、减值信息质量的差异也会影响长期资产减值信息的有用性.  相似文献   
8.
王国俊  梁上坤  陈冬华 《管理学报》2010,7(8):1248-1253
结合配股权契约对我国证券市场"功能锁定"现象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1997~1998年我国证券市场不存在"功能锁定"现象;1999~2000年市场对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价高于营业利润,表现为"功能锁定"现象,但可以通过配股权契约与盈利持续性予以解释;2001年配股政策的变革,降低了非经常性损益在取得配股权过程中起的作用,市场对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价回复正常,"功能锁定"现象消失.结论显示,在我国特有的转型制度背景下,配股权契约对股票定价有影响作用.某些年份盈余定价表现的"偏离",是基于经济制度背景的理性行为,而非基于心理行为的非理性现象.  相似文献   
9.
公司治理与现金股利:基于佛山照明的案例研究   总被引:66,自引:1,他引:66  
本文从佛山照明的高额现金股利入手,运用案例分析方法,对我国资本市场公司治理与现金股利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高额现金股利并没有提高公司的价值,主要原因在于现金股利可能是大股东转移资金的工具,并没有反映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与愿望。本案例研究的发现可以帮助未来的大样本实证研究从公司治理的角度重新思考我国现金股利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