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统计学   1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陈勇兵 《决策与信息》2013,(10):197-199
本文通过介绍并对比传统农业与大农业,分别对农企在传统农业和大农业视角下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基于大农业视角的农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30年来,外商投资作为一种外生制度变量,直接推动着我国所有制结构、收入分配等基本经济制度的变迁。而整个利用外资进程可以看做是FD I带来的社会收益与由此引起的国有企业的亏损这两者权衡的过程。研究表明,FD I的进入打破了制度僵化状态,推动了制度变迁,同时,地方相互竞争FD I也可能导致低效率的纳什均衡和制度双轨制。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多产品出口企业及其产品范围:事实与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克服了单一产品企业假定的严重缺陷,基于新近发展的多产品企业异质性贸易模型框架,利用2000~2005年的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全面系统地刻画了中国多产品出口企业及其产品范围的特征性事实,并利用拓展的引力模型,揭示隐藏在其背后的经济力量。本文的主要发现是,多产品出口企业主导了中国的出口贸易。特别在2000~2005年间,中国出口增长的大约44%来自企业内的扩展边际,集约的边际不是中国出口增长的主导力量。进一步,利用拓展的引力模型对总体层面、分企业所有权属性和贸易方式的不同回归结果,都揭示了影响中国出口企业产品范围的经济力量的稳健性。我们的研究,重新诠释了中国出口增长的动力来源,企业内的扩展边际作为中国出口增长的主导力量被首次揭示出来。这一发现,不仅颠覆了现有基于单一产品假定企业异质性贸易模型对中国出口增长进行经验研究的结论,更为重要的是,它明确地提醒我们在进行贸易结构调整时,不应仅仅关注企业间的扩展边际的重要性,更应高度重视企业内的扩展边际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中国进口持续时间及其决定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运用1998~2006年CEPII-BACI数据库考察了HS6分位产品层面中国进口贸易关系的持续时间及其决定因素。我们发现,中国进口持续时间的中位值为1年,均值为2.26年,中国进口贸易关系的危险函数同样也具有明显的负时间依存性。我们运用离散时间cloglog模型考察了进口贸易持续时间的决定因素。结果发现,传统的引力模型变量对持续时间具有与贸易流量类似的影响。同时,汇率波动、初始贸易额和产品差异化等因素都对中国进口贸易关系持续时间产生了显著影响。因此,在进口贸易政策调整过程中必须重视进口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