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篇
  2012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由周积明教授与宋德金编审主编、郭莹教授副主编 ,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社会史论》(上下卷 ,1 2 0余万字 )被史学界推为近 2 0年来中国社会史研究领域的总结性成果 ,是“当代新史学思潮的代表性著作”。该书出版后 ,学术界反响热烈 ,本刊特约几位著名学者以笔谈形式谈谈此书的学术价值和出版意义喜读《中国社会史论》中国社会史学科建设的开拓之作  相似文献   
2.
范鄗鼎是明末清初的著名理学家,一生以振兴儒学为职责,撰有《明儒理学备考》《广明儒理学备考》和《国朝理学备考》三部有关理学的著作。梳理三种《理学备考》纂辑过程和编纂体例,可见作者治学宗旨与治学精神。研究清初理学,范鄗鼎所著不失独具之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汪征鲁教授的《论江泽民的历史观》 (发表于《东南学术》 2 0 0 1年第 4期 ) ,是一篇有相当理论深度、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并有较强现实针对性的文章。第一 ,文章较全面地分析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作出的重大理论贡献之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必须坚持 ,同时 ,又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与时俱进。一个时期以来 ,唯物史观受到了各种挑战。在这种挑战面前 ,江泽民旗帜鲜明地指出 :“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信仰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世界…  相似文献   
4.
陈祖武 《文史哲》2007,(2):78-83
在中国学术史上,乾嘉学派活跃于18、19两个世纪间的学术舞台,其影响所及,迄于20世纪中而犹存。最近一二十年间,董理学术史之风复起,乾嘉学派研究成为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各位先进较多关心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旨在论证乾嘉学派如同历史上众多的学术流派一样,也有其个性鲜明的形成、发展和衰微的历史过程。准确地梳理和把握此一历史过程,或可窥见18、19世纪间,中国学术之演进脉络。  相似文献   
5.
顾炎武是明清之际一个很有影响的学者和思想家,更是一个具有高尚民族气节的爱国者。本文对顾氏的生平、社会政治思想特色及其在清代学术史上的地位诸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与前人的研究不尽一致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明清之际的学术界,经历了一场剧烈的社会大动荡。本文选取活跃在当时学术舞台上的蕺山南学和夏峰北学这两个重要学派为研究对象,论述了蕺山和夏峰两学派间的两世交流及其作用。作者认为,明末清初的学术交流,实可谓互为影响,相得益彰。明清之际的学术界,有两个很重要...  相似文献   
7.
2009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指出2009年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市、区、旗),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在全国普遍实施,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在这种大背景下,分析了在新农保推行过程中将面临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研究的结果能对新农保的顺利推行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8.
清代的乾嘉学派中,惠栋、戴震齐名。因惠栋为江苏苏州人,戴震为安徽休宁人,所以论者据地望名学而有吴、皖二派之分。吴皖分野,究其立说所自,当以近代著名学者章炳麟的《书》为滥觞。书中,太炎先生论清儒有云:“其成学著系统者,自乾隆朝始。一自吴,一自皖。吴始惠栋,其学好博而尊闻;皖南始戴震,综形名,任裁断。此其所异也”。其后,梁启超先生著《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再加阐发,遂成“惠、戴两家中分乾嘉学派”之说。自章、梁二先生说出,前哲、时贤之述乾嘉学史,吴皖分野,俨若定论。吴皖分野说,无形中掩盖了乾嘉间学术演进的历史轨迹。因此,以吴皖分野而论乾嘉学派,就是一个很值得商榷的问题了。以下,拟就此谈一些不成熟的意见,就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9.
《萤窗异草》是晚清印行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摹仿《聊斋》笔法,凡分三编十二卷,共收录独立成篇的小说笔记一百三十七篇。由于文学史家素来对这部书评价不高,因此罕见有人对它进行专题研究。近读薛洪同志所撰《萤窗异草》一文,多获教益,惟文中视该书为乾隆年间作品,则似宜斟酌。谨略陈管见如后.乾隆成书说的主要依据,是关于本书作者的认定,所以当先从作者谈起。关于《萤窗异草》的作者,现行文学史著述一般都称为浩歌子。这应当说是对的,因为该书每一编卷首,均标明“长白浩歌子著”。编者作这样的署名,意在说明作者是个满人。至于浩歌子的真名,本书《初编序言》云:“未悉为何时人,或  相似文献   
10.
明清更迭与天地会的酝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更迭与天地会的酝酿陈祖武编者按:本文是陈祖武同志1993年4月在“天地会史学研讨会”上的发言内容,此次发表时本刊略作一些删节。作者从明清之际的社会和政治背景、天地会的酝酿过程及其性质等方面,对天地会的源流进行了考证,对台湾学者在吉发教授关于天地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